苏堤看桃花

· 高濂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研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时幽赏录

注释

六桥:今浙江省杭州西湖外湖宋苏轼所建苏堤上之六桥:映波 、锁澜 、望山 、压堤 、东浦 、跨虹。 芳润:芳香润泽。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雨过园林,花气浮芳润。” 幽闲:柔顺闲静。多用以形容女子。《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 毛传:“窈窕,幽闲也。” 鲜洁:洁净无瑕疵。 庭燎:古代庭中照明的火炬。 弄色:显现美色。 容冶:指对面容的修饰。 波俏:俊俏,漂亮。 花事:关于花的事情。春季百花盛开,故多指游春看花等事。 辞条:离开树枝。 封家姨:犹封姨。亦作“封夷”、“十八姨”、“封十八姨”。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 与负责初春催开花朵的“飞廉”相对,负责春后将花瓣卷落。 真赏者:真能赏识的人。 花片历乱:飘落的花瓣纷乱。 花神:掌管花的神。《云笈七籤》卷一一三: “窥见女子红裳艷丽,游于树下。有辄採花折枝者,必为所祟,俗传女子花神也。” 巫阳:即巫山。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六桥桃花:指杭州西湖的苏堤上盛开的桃花。
  • 晓烟初破:清晨的薄雾开始消散。
  • 霞彩影红:朝霞映照下的桃花颜色鲜艳。
  • 轻匀:均匀而细腻。
  • 风姿潇洒:姿态优美,如风中摇曳。
  • 娇怯新妆:形容桃花娇嫩,如同刚化完妆的女子。
  • 明月浮花:月光洒在花上,如美女月下漫步。
  • 夜容芳润:夜晚的桃花清新湿润,如同美人的脸庞。
  • 红影花艳:夕阳下桃花色彩鲜艳,如醉酒的美人。
  • 酣春力倦:春天的热烈疲惫,但仍然妩媚动人。
  • 晚妆:晚间妇女的妆容。
  • 晚妆容冶波俏:比喻桃花晚上的美丽和妖娆。
  • 花事将阑:花朵即将凋谢。
  • 封家姨无情:指桃花花瓣随风飘落,似无情之人。
  • 铅华销减:形容美人衰老,此处借指桃花凋零。

翻译

在苏堤上,桃花盛开,人们争相欣赏。其实,欣赏桃花的乐趣有很多种,可能有的人并未完全领略。欣赏桃花的美妙,共有六种情境:一是晨曦中,薄雾散去,朝霞映照下的桃花娇嫩如刚刚起床的新娘;二是月光洒在花瓣上,如美女在月光下闲适漫步;三是夕阳西下,红艳的花影显得疲倦却依然迷人,像微醺的美人略显羞涩;四是细雨打湿花朵,粉色的花瓣更加娇嫩,如美人洗浴后慵懒的美丽;五是夜晚,点燃庭火,举杯赏花,花瓣在火光中如红色的薄纱,如美人浓妆淡抹;六是花儿即将凋零,残留的红花飘落,仿佛美人病态,带着淡淡的哀愁。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些。再者,如果能躺在绿茵上,让花香环绕,放声歌唱,让花瓣随意落在身上,那梦境中仿佛与花仙共舞,思绪随着彩云飘荡,这种欢乐无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时间和天气条件下桃花的美,展现了诗人高濂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他以女性化的比喻,如美人新妆、月下漫步、醉酒微醉等,赋予桃花以生动的人格化形象,表达了他对桃花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还融入了人生哲理,如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与人生盛衰的对比,以及对醉生梦死般快乐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桃花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己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寄托。

高濂

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万历年间的名士、戏曲家、养生家及书籍收藏家。工诗词及戏曲,藏书丰富,“少婴赢疾,复苦瞆眼”,高濂喜欢谈医道,重养生,咨访奇方秘药,用以治疗赢疾,眼疾遂愈。曾在北京鸿胪寺任官,后隐居西湖。高濂平生著作甚丰,主要有《玉簪记》、《节孝记》、《遵生八笺》、《草花谱》、《野蔌品》、《四时幽赏》、《四时逸事》、《艺花谱》、《兰谱》等。 ► 2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