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 下品 · 草部 · 鬼臼

味辛温。 主杀蛊毒鬼注,精物,辟恶气不祥,逐邪,解百毒。一名爵犀,一名马目毒公,一名九臼。生山谷。 《吴普》曰:一名九臼,一名天臼,一名雀犀,一名马目公,一名解毒。生九真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御览》) 《名医》曰:一名天臼,一名解毒,生九真及冤句,二月八月采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鬼臼:(guǐ jiù)中药名。
  • 蛊毒:(gǔ dú)指以神秘方式配制的巫化了的毒物。
  • 精物:神奇灵异的东西。
  • :(bì)通“避”,躲避。
  • 冤句:(yuān jù)古县名。

翻译

味道辛辣而性温。主要能消除蛊毒、鬼注,神奇灵异之物,避开恶气不祥,驱逐邪祟,化解百种毒素。又叫爵犀、马目毒公、九臼。生长在山谷里。《吴普》说:也叫九臼,又叫天臼,又叫雀犀,又叫马目公,又叫解毒。生长在九真山谷以及冤句,在二月和八月采挖其根(《御览》)。《名医》说:又名天臼、解毒,生长在九真以及冤句,在二月和八月采挖其根。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是对鬼臼这味中药的特性及名称等进行的记载。描述了其味道和药性,强调了它在解毒、辟邪等方面的功效。还列举了它的一些别称以及生长环境和采挖时间等信息。这些记载反映了古人对中药的认识和应用,为后世研究和利用中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智慧。文字简洁,对药物的效用表述明确清晰。

无名氏

汉代佚名作者的统称。 ► 4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