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名句
译文
孟子说:“诸侯的宝物有三种:土地、百姓和仁政。把珍珠、美玉当作宝物的,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身上。”
注释
政事:指仁政。
赏析
本章论国君当行仁政。
当政者玩物丧志,以至丧政、失国的历史依据不胜枚举,其中最典型的是“假道伐虢”的故事。春秋时,晋国想吞并南边的虢国,但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还隔着一个虞国。晋国派人带了宝马和美玉去向虞国借路,虞国的国君一见宝物爱不释手,答应了借路要求。结果,晋国灭了虢国,军队在返回的路上又轻易地灭了虞国,贪图宝物的虞公做了晋国的俘虏。
开明的统治者所珍视的,应是国力的强大,民生的福祉。玩物丧志,必定没有好下场。
孟子
孟子,名轲,或字子舆,华夏族(汉族),邹(今山东邹城市)人。他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后世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共同编写完成。
► 271篇诗文
孟子的其他作品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十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三十三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八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四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二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三十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七卷 · 离娄上 · 第二节 》 —— [ 周 ] 孟子
相关推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二卷 · 告子下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四卷 · 尽心下 · 第三十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四卷 · 公孙丑下 · 第十二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六卷 · 滕文公下 · 第五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卷 · 万章下 · 第七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十一卷 · 告子上 · 第六节 》 —— [ 周 ] 孟子
- 《 孟子 · 第八卷 · 离娄下 · 第八节 》 —— [ 周 ]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