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日上天心直,风生水槛寒。 羁穷念时节,草次具盘餐。 买药知衰病,开樽得小欢。 醉怀江国味,拨棹倚江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心:古人认为天有中心,此处指端午节时太阳运行至中天的位置,象征节日的正午。
  • 水槛:池塘或水边的栏杆,此处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环境。
  • 羁穷:困厄,身处困境。
  • 草次:草丛旁边,简陋的地方。
  • 具盘餐:准备简单的饭菜。
  • 买药:指购买艾草等端午常用的草药,用于避邪和健康。
  • 开樽:打开酒杯,饮酒。
  • 小欢:少许的欢乐,此处可能指节日的轻松气氛。
  • 江国:江边的地区,也可能暗指家乡。
  • 拨棹:划船桨,动作。
  • 江干:江边。

翻译

阳光直射天心,清风吹过水边栏杆带来阵阵凉意。 身处困境之中,我仍记得这个节日,就在草丛旁备好简单的饭菜。 买来草药,意识到自己的衰老和疾病,举杯小酌以求片刻的欢愉。 沉醉在这江边的味道里,我划着船依偎在江畔。

赏析

彭汝砺的这首《端午》诗,通过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景象,描绘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心境。首联以自然景象入诗,展现了端午节阳光明媚、清风微拂的场景。颔联表达了诗人虽生活艰难,但不忘节日习俗,依然精心准备食物,体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颈联则通过买药与开樽,揭示了诗人面对疾病和衰老的无奈,以及借酒消愁的片刻欢愉。尾联以醉态江景收束,展现出诗人对家乡和江国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安慰的情感寄托。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富有生活气息。

彭汝砺

宋饶州鄱阳人,字器资。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任幕职官。所著《诗义》为王安石见重,补国子直讲。为监察御史里行,陈时政十事。论不当以宦者主兵。历江西转运判官、京西提点刑狱。哲宗元祐为中书舍人。反对以“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落职知徐州。哲宗亲政,权吏部尚书。后知江州。有《鄱阳集》等。 ► 11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