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

山谷生云作风雨,楼台映日贴烟霞。 危峰熊耳倍千丈,废堞虎遥今数家。 野外小桥丹作水,潭边仙菊雪开花。 隆寒大热三经涉,世事催人早鬓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内乡:今河南内乡县。
  • 危峰:高峻的山峰。
  • 熊耳:山名,位于河南卢氏县东。
  • 废堞:荒废的城堞。堞(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 虎遥:具体所指不详,推测可能是当地某个与虎相关的旧地或旧称。
  • 丹作水:可能形容小桥周边溪水颜色如丹砂般艳丽 。
  • 仙菊:或许是指生长于此处超凡脱俗的菊花。
  • 隆寒:严寒。
  • 鬓华:两鬓花白。

翻译

山谷中涌起云朵,化作阵阵风雨,楼台在阳光的映照下,与烟霞相辉映,宛如一幅画卷。那高耸的熊耳山,比平常的山峰高出不知多少倍,曾经坚固的城堞如今已经荒废,虎遥之地如今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在野外的小桥边,溪水清澈,映衬得如同丹砂般艳丽;潭水之畔,超凡的菊花绽放,洁白如雪。我经历了严寒和酷暑,三次到此地游历。这世间繁杂的事务匆匆催人,让我的两鬓早早地生出了白发 。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内乡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开篇以山谷风云、楼台烟霞展现出内乡壮丽的山川景象,营造出宏大的氛围。“危峰熊耳倍千丈”写出熊耳山的雄伟险峻,映衬出自然的磅礴力量;“废堞虎遥今数家”则通过古今对比,从昔日的繁荣与如今的寂寥,勾勒出岁月的沧桑巨变,流露出对历史兴衰的感叹。“野外小桥丹作水,潭边仙菊雪开花”对仗工整,描绘出野外溪边色彩绚烂以及潭畔菊花洁白如雪的美丽景色,给人以清新秀丽之感,展现出内乡自然之美。尾联“隆寒大热三经涉,世事催人早鬓华”从写景转到自身感慨,诗人历经寒暑三次来到此地,在自然与世事的交织中,领悟到世事的匆忙,时光无情,催得自己早生华发,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喟,使全诗在描绘景物之外,更增添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深度。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 。

彭汝砺

宋饶州鄱阳人,字器资。英宗治平二年进士第一。历任幕职官。所著《诗义》为王安石见重,补国子直讲。为监察御史里行,陈时政十事。论不当以宦者主兵。历江西转运判官、京西提点刑狱。哲宗元祐为中书舍人。反对以“车盖亭诗案”穷治蔡确,落职知徐州。哲宗亲政,权吏部尚书。后知江州。有《鄱阳集》等。 ► 11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