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 其三 徐孝廉矿

次璆饶逸藻,弱冠攀仙桂。 家贫好远游,耻为生产计。 襟情披秀豁,神宇散开霁。 季路无宿言,柳恽有馀艺。 曩者定交时,少长年相继。 皎皎青松心,泠泠白水誓。 闻自七闽归,手剑贾馀锐。 既有北门嗟,复落南宫第。 百忧能伤人,征途遽长逝。 高堂尚白头,稚子始总髻。 谁分郈成宅,一雪西华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璆:人名。
  • 弱冠:古时以男子到了 20 岁行冠礼,称“弱冠”,行冠礼后即已成年。
  • 仙桂:神话传说中月中的桂树,也比喻科举功名。
  • 彭孙遹(yù)。
  • 生产:谋生。
  • 襟情:襟怀心情。
  • 秀豁:清秀豁达。
  • 神宇:神情气概。
  • 开霁:放晴,此处形容人心情开朗。
  • 季路:即子路,孔子弟子,以信守承诺著称。
  • 宿言:隔夜的诺言。
  • 柳恽:南朝梁时著名诗人、音乐家、棋手。
  • 馀艺:多方面的技艺。
  • 七闽:古指今福建和浙江南部一带地区。
  • 北门嗟:指怀才不遇。
  • 南宫第:科举考试未中。
  • 总髻:童年时束发。
  • 郈成:春秋时鲁国大夫。
  • 西华涕:悲伤之泪。

翻译

徐孝廉次璆富有超逸的文采,20 岁就考取了科举功名。他家境贫寒却喜爱远游,以谋划生计为耻。他的襟怀心情清秀豁达,神情气概开朗明快。像季路一样没有隔夜的诺言,又如柳恽有着多方面的才艺。从前结交的时候,年少的和年长的相继在一起。有着皎洁的青松般的心志,发出像清冷白水般的誓言。听说他从七闽之地回来后,手持剑还留有剩下的锐气。既有着怀才不遇的叹息,又在科举考试中落第。众多的忧愁能伤害人啊,在征途中就突然去世了。高堂上还有白发的老人,年幼的孩子才刚刚束发。谁来分割郈成的住宅,一来能止住那悲伤的泪水。

赏析

这首诗是彭孙遹为徐孝廉次璆所写的挽诗。诗中描述了次璆的才华、品性和经历。他文才出众,年轻有为,但家境贫寒却不重谋生,而是追求高远。他襟怀豁达,诚实守信,才艺多样。然而命运多舛,仕途不顺,最终早逝。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英年早逝的惋惜和悲痛,也展现了对其品德才华的赞赏和怀念。用“皎皎青松心”来形容他的心志,突出其高洁,“泠泠白水誓”则强化了他们之间誓言的坚定。最后对友人的家人状况加以描述,更添伤感情绪,也让人对其命运的无常深感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真挚,充满了对友人的缅怀之情。

彭孙遹

彭孙遹

清浙江海盐人,字骏孙,号羡门。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举博学鸿词,考列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以才学富赡、词采清华,有名于时。有《南集》、《延露词》。身后,其子彭景曾刻《松桂堂全集》。 ► 6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