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秦地有位罗敷女,曾在绿水边采桑。素手在青条上采来采去,在阳光下其红妆显得特别鲜艳。她宛转地拒绝了太守的纠缠,说:蚕儿已饥,我该赶快回去了,太守大人,且莫在此耽搁您宝贵的时间了。
注释
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罗敷(fū)女:乐府诗《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红妆白日鲜”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蚕饥妾欲去”句:南朝梁武帝《子夜四时歌》:“君住马己疲,妾去蚕欲饥。”此用其句意。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五马:《汉官仪》记载:“四马载车,此常礼也,惟太守出,则增一马。”故称五马。这里指达官贵人。
“五马莫留连”句: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序
吟咏了汉乐府《陌上桑》诗中美女秦罗敷的故事。秦罗敷不仅有美貌,更有美丽的心灵。诗人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而且,诗中还突出了秦罗敷的勤劳品质,这在“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一句中得到了很好的阐述。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
- 罗敷(fū)女:乐府诗《陌上桑》中的女主人公,诗中称赞她的美貌和坚贞的情操。
- 素手:洁白的手。
- 青条:指桑树的枝条。
- 红妆:指女子艳丽的装扮。
-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 五马:指达官贵人。(此处应是用“五马”代指贵人所乘之车,这是一种借代的修辞手法。)
翻译
在秦地有位罗敷般的女子,在绿水边采摘桑叶。她那洁白的手在青绿色的桑树枝条上,艳丽的装扮在白日里更加光彩夺目。蚕儿饿了,我要回去了,达官贵人啊别再纠缠挽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美丽的采桑女。诗的开头两句,点明了地点和人物,展现出一幅春日采桑的画面。接下来两句通过对女子的手和装扮的描写,突出了她的美丽动人。最后两句则表现了采桑女的坚定和自主,她以蚕饥为借口,拒绝了达官贵人的纠缠。整首诗风格明快,语言流畅,生动地刻画了采桑女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女子对自己的尊重和对不适当追求的拒绝,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
李白的其他作品
- 《 詶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 —— [ 唐 ] 李白
- 《 月下独酌四首 》 —— [ 唐 ] 李白
- 《 杂歌谣辞临江王节士歌 》 —— [ 唐 ] 李白
- 《 系寻阳上崔相涣三首其一 》 —— [ 唐 ] 李白
- 《 古风 》 —— [ 唐 ] 李白
- 《 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 —— [ 唐 ] 李白
- 《 别韦少府 》 —— [ 唐 ] 李白
- 《 杂曲歌辞 · 远别离 》 —— [ 唐 ]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