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北台
南谯古佳郡,四郊富登临。
晨跻北原上,却视涡水阴。
云昔魏太子,离宫构嵚崟。
故事邈已远,荒台犹至今。
危亭冠其巅,左右背长林。
是月暑尚盛,秋行不能金。
截然天地间,轩户萧以森。
凉风泛广坐,浊醪时一斟。
圆歌贯珠玑,丽句铿璆琳。
虽无管弦乐,所要在适心。
中宴下危磴,浮舟事幽寻。
披藻出潜蚌,回桡散游禽。
岸长草不断,城转树更深。
沙纹与水影,浮动光差参。
游鳞不知数,琐细如糁针。
四顾物色静,但闻天籁音。
羡此鱼鸟性,云飞而渊沉。
安得高世士,不为时好侵。
相携去缰锁,投竿坐清浔。
制芰为我裳,纫兰间予襟。
上歌唐虞道,寄适朱弦琴。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谯:古郡名。
- 嵚崟:(qīn yín)形容山势高峻。
- 轩户:门窗。
- 璆琳:(qiú lín)泛指美玉。
- 危磴:高峻的石级。
- 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鸣声、流水声等。
翻译
南谯是古代的美好郡县,四周郊外有很多可供登临之处。清晨登上北面的原野,回头看涡水的北岸。从前魏太子在此,修建离宫构造高峻。那旧的故事已很遥远,但荒弃的台址至今还留存。高峻的亭子处在山顶,左右背对长长的树林。这个月暑热还很强烈,秋季的行为还不能如金色般美好。天地间界限分明,门窗萧瑟而阴森。凉爽的风在广阔的座位上吹拂,浑浊的酒偶尔斟上一杯。圆润的歌声如串起的珠玑,美丽的诗句如美玉般铿锵。虽没有管弦音乐,但关键在于让内心舒适。在酒宴中走下高峻的石级,乘船去从事幽深的探寻。拨开藻类露出潜伏的蚌,回划船桨惊散游动的禽鸟。岸边长草连绵不断,城池转动树木更加幽深。沙纹和水影,浮动的光芒有差别地交织。游动的鱼不知有多少,细碎得如同撒下的针。四处看景色静谧,只听到自然界的声音。羡慕这鱼鸟的天性,云飞翔而鱼深沉。怎能得到高远的人士,不被时俗喜好所侵扰。相互携手去掉缰绳和枷锁,投下钓竿坐在清澈的水边。制作芰荷来做我的衣裳,把兰草纫结在我的衣襟间。高声歌唱唐尧虞舜之道,寄托情趣在朱弦琴上。人生如果能这样,何必要那组绶和发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北台的所见所感。诗中既写了北台的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色,如魏太子的离宫、荒台、树林、山水等,又抒发了自己对自然之美、内心适意的追求以及对自由脱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来展现北台的独特风貌,如“危亭冠其巅”“凉风泛广坐”“圆歌贯珠玑”等,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北台的魅力。同时,通过对鱼鸟等自然生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韩维
宋开封雍丘人,字持国。韩绛弟。以父辅政,不试进士,父没,闭门不仕。以荐入官。英宗朝,迁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神宗即位,除龙图阁直学士,直言敢谏。历知汝州、开封府、许州。熙宁七年,召为翰林学士承旨,力言新法之弊。以兄入相,出知河阳。哲宗元祐初,参与详定更革役法,然以为王安石《三经新义》可与先儒之说并行。拜门下侍郎,为忌者所谗,分司南京。久之,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中,坐元祐党,安置均州。有《南阳集》。
► 1026篇诗文
韩维的其他作品
- 《 游龙门诗十二首宝应寺 》 —— [ 宋 ] 韩维
- 《 和景彝圣俞马上见槐花 》 —— [ 宋 ] 韩维
- 《 寓展江亭谢尧夫寄酒及花 》 —— [ 宋 ] 韩维
- 《 送子华兄辞家后还都 》 —— [ 宋 ] 韩维
- 《 晚过象之葆光亭戏呈一首 》 —— [ 宋 ] 韩维
- 《 和晏相公湖上四首 》 —— [ 宋 ] 韩维
- 《 和原甫盆池种蒲莲畜小鱼 》 —— [ 宋 ] 韩维
- 《 同曼叔游高阳山 》 —— [ 宋 ] 韩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