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夜观月翌早纪所见成长谣

· 楼钥
海云涌立双铁山,明月正在山中间。初疑渼陂蓝田出水面,又似长风吹度玉门关。 须臾云过月愈上,太虚点缀从飞翻。白衣苍狗不足究,千变万态俱可观。 忽焉横卧如苍龙,骊珠颔下光团团。山河清影见历历,桂枝扶疏若可攀。 夜深醉倒鸡鸣起,光景不类居尘寰。长庚晔然朝曦发,望舒犹挂西林端。 我欲呼吸晶华驻朱颜,左有金丹右玉丹。昔闻两曜在天如磨蚁,日行日止一度悭。 太阴行速朔必会,金饼旋复成弓弯。八卦万物尽关系,历古不已真跳丸。 急景惝恍难控抟,但见霞彩生斓斑。老我已复卦气阑,学道无成空自叹。 不如安坐委天顺,一听运化更循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翌(yì)早:第二天早上。
  • 渼(měi)陂:古代湖名,在今陕西户县西,景色优美。
  • 太虚:天空。
  • 白衣苍狗:也作“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这里指云彩形状变化多端。
  • 骊(lí)珠:传说中龙颔下的宝珠。
  •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 桂枝扶疏:桂枝繁茂纷披的样子。桂枝常代指月亮。
  • 长庚:金星的别名,早晨出现叫启明星,傍晚出现叫长庚星。
  • 晔(yè)然:明亮的样子。
  • 望舒:神话中为月驾车的神,这里代指月亮。
  • 晶华:指月亮等星体散发的精华。
  • 朱颜:红润的容颜。
  • 两曜(yào):指太阳和月亮。
  • 磨蚁:指在磨盘上蚁子,比喻日月像磨盘上的蚁子慢慢运行。
  • :农历每月初一。
  • 金饼:比喻满月。
  • 弓弯:比喻残月。
  • 悭(qiān):欠缺,不足。
  • 八卦:《易经》的基本概念,可代表一切自然现象的动静状态。这里表示各种事物。
  • 惝(chǎng)恍:模糊不清,迷离恍惚。
  • 控抟(tuán):控制,把握。
  • 卦气:这里指生命气息。
  • 委天顺:顺应天命。
  • 运化:运行变化。

翻译

六月十六日夜晚观看月亮,第二天早上记下看到的景象写成这首长诗。 海上涌起的云雾簇拥着两座如铁般坚固的山,明月正好悬挂在两山中间。刚开始我怀疑这是渼陂湖的美景从蓝田浮现于水面,又好像是长风把明月吹过了玉门关。 不一会儿云飘过去,月亮升得更高,天空中点缀的云朵随意地飘动翻滚。白云苍狗般变幻无穷的云朵不值得去仔细探究,它们千变万化的姿态都非常值得观赏。 忽然云朵横卧好似一条苍龙,龙颔下的骊珠闪烁着圆圆的光芒。山河在月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那繁茂的桂枝好像伸手就可以攀折。 深夜醉酒后入睡,鸡鸣时起身,眼前这奇妙的景象感觉不像是在人间尘世。金星闪耀,晨曦初现,然而月亮依旧悬挂在西边树林的顶端。 我想要吸纳日月精华来保持年轻的容颜,左边像是有仙丹,右边像是有玉丹。过去听说太阳和月亮在天上就像磨盘上爬行的蚂蚁,太阳每天运行又停止,每天移动的距离很有限。月亮运行速度快一些,在每月初一必定会和太阳相遇,圆满的月亮转眼间又变成弯弯的月牙。世间万物都与日月运行相互关联,自古以来从未停止,就像跳动的弹丸般不停变化。 急促变幻、模糊迷离的景象难以把控,只见云霞色彩斑斓。我年事已高,生命气息渐衰,学道没有成效只能空自叹息。 不如安稳地坐着顺应天命,一切听任自然的运行变化和循环往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六月十六夜观月及次日早上所见奇妙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开篇对月出时的景象进行描绘,“海云涌立双铁山,明月正在山中间”营造出宏大壮观的画面,通过“初疑”“又似”等词,以新奇的比喻赋予明月不同的姿态。云朵的描写“白衣苍狗不足究,千变万态俱可观”生动表现出云的变幻无常。诗中对月亮不同形态的展现,如“忽焉横卧如苍龙,骊珠颔下光团团”体现了其皎洁美丽。同时,诗人将自然景象与自身感悟相结合,借日月运行和万物变化,感慨时光匆匆、生命有限和学道未成的遗憾 ,最后“不如安坐委天顺,一听运化更循环”表达出一种顺应自然的豁达心境。整首诗语言平实又充满灵动的表现力,在写景与抒情之间取得了较好的平衡。

楼钥

楼钥

宋明州鄞县人,字大防,旧字启伯,自号攻愧主人。孝宗隆,兴元年进士。调温州教授。乾道间,以书状官从汪大猷使金,归撰《北行日录》。为敕令所删定官,修《淳熙法》。历太府、宗正寺丞,出知温州。光宗朝,擢起居郎兼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宁宗即位,论事忤韩侂胄,夺职。侂胄被杀,起为翰林学士,迁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主张送侂胄首至金,以重修好;为赵汝愚雪冤。升同知枢密院事,进参知政事,位两府者五年。卒谥宣献。通贯经史,文辞精博。有《攻愧集》、《范文正年谱》。 ► 12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