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草
世说有仙草,得之能隐身。
仙书已怪妄,此事况无文。
嗟尔得从谁,不辨伪与真。
持行入都市,自谓术通神。
白日攫黄金,磊落拣奇珍。
旁人掩口笑,纵汝暂欢忻。
汝方矜所得,谓世尽盲昏。
非人不见汝,乃汝不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仙草:传说中具有神奇功效的草,据说得到它就能隐身。
- 仙书:记载神仙相关事迹、法术等的书籍。
- 怪妄:怪异荒诞。
- 无文:没有文字记载(依据)。
- 嗟尔:叹词,表示感慨,“尔”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
- ****攫(jué):抓取,夺取 。
- 磊落:这里指毫不掩饰。
- ****忻(xīn):同“欣”,喜悦。
- 矜:自夸,得意。
翻译
世间传言有一种仙草,得到它就能让人隐身。那些仙书的记载本就怪异荒诞,更何况这事连文字依据都没有。 哎,你是从哪里听说这种事的呢?连真伪都分不清。你居然带着这个想法进入集市,还自以为掌握了神通法术。 大白天就去抢夺黄金,明目张胆地挑拣奇珍异宝。旁边的人都捂着嘴笑话你,就算你能一时之间感到欢喜。 你还在那里得意于自己的“收获”,觉得世间人都是盲目昏庸的。其实不是别人看不见你,而是你根本没有认清现实 。
赏析
这首诗欧阳修以一种诙谐且带有警世意味的方式展开。开篇从“仙草能隐身”这种无稽之谈写起,直接表明仙书内容多怪异荒诞,此事更无迹可寻,为全诗定下批判荒谬的基调。诗中的主人公不明是非真假,轻信传说就付诸行动,在都市中做出荒诞之事,不仅遭到旁人嘲笑却不自知,还自以为得计,自夸所获,认为世人都是盲目无知的。诗歌最后“非人不见汝,乃汝不见人”两句堪称点睛之笔,揭示出主人公其实是自己没有认清现实,迷失在虚妄的幻想里。整首诗看似在写一个轻信隐身草传说而闹笑话的人,实则是借此讽刺那些执迷不悟、自以为是、被虚妄事物蒙蔽双眼而无法正视现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