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寮友
周礼恤凶荒,轺车出四方。
土龙朝祀雨,田火夜驱蝗。
木落孤村迥,原高百草黄。
乱鸦鸣古堞,寒雀聚空仓。
桑野人行馌,鱼陂鸟下梁。
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
墐户催寒候,丛祠祷岁穰。
不妨行览物,山水正苍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牒:官方文书。
- 行县:巡行县境。
- 因书所见:顺便写下所见景象。
- 呈寮友:呈给同僚朋友。
- 周礼恤凶荒:指《周礼》中的规定,要在灾荒时给予救济。
- 轺(yáo)车: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用于出行。
- 土龙:古代祈雨仪式中用泥土塑成的龙形物。
- 朝祀:早晨的祭祀活动。
- 田火:古人用火烧田以驱赶蝗虫。
- 迥(jiǒng):远。
- 堞(dì):城墙上的小墙或雉堞。
- 墐(jìn)户:封闭门户,以防寒气侵入。
- 丛祠:乡村的小庙宇。
- 祷岁穰(ráng):祈祷丰年。
翻译
遵循古代礼制,在灾荒时节,官员乘坐轻便马车巡行四方。清晨举行祭祀,期望雨水降临;夜晚点燃田间篝火,驱赶祸害的蝗虫。秋风扫落叶,孤独的村庄显得格外遥远;原野上草木枯黄一片。乌鸦在古老的城墙上叫唤,寒冷的麻雀聚集在仓库的屋顶。农人在桑田间送去午餐,鸟儿从鱼塘边飞落到梁头。傍晚,茅屋上升起炊烟,月亮挂在店头,初升的太阳照在枣树林的霜上。人们忙着封门防寒,村民们聚集在小庙里祈求丰收。这样的行程中,不妨欣赏自然景色,山河大地一片苍茫壮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欧阳修在巡行县境时所见的农村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感。诗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细节,如祭祀求雨、田火驱蝗、农人劳作等,展现了古代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希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晚烟茅店月”、“初日枣林霜”,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情感。整首诗既有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又饱含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体现了欧阳修作为文人士大夫的深厚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