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春曲
颁春亭上罗官斑,黛泥骨碎鞭影间。
苍虬争走青帝敕,阊阖轧损玻璃环。
花神谢事即□起,东畔赐绯南赐紫。
细腰学舞圆□歌,旗亭竹根枯野水。
防江战士卧不惊,风吹雨洗淮土青。
街头父老说新事,城里倍放今年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颁春:颁布春令,旧时帝王于春季发布诏令,以示劝农 。
- 罗官斑:罗,罗列。官斑,官员的行列。这里指众多官员聚集。
- 黛泥:黑色的泥土。
- 苍虬(qiú) :青色的龙,在诗中比喻飞奔的春天的使者之类。
- 青帝: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是位于东方的司春之神。
- 敕(chì):帝王所发布的命令、法令等。
- 阊阖(chāng hé):神话中的天门,这里借指宫门。
- 玻璃环:一种配饰,用在这里增添奇幻色彩。
- 谢事:辞职、卸任,这里指花神完成旧年事务 。
- 赐绯(fēi)赐紫:赐给官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官员服绯色,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是一种荣誉赏赐 。
- 细腰:苗条的身材,常用来形容女子。
- 旗亭:酒楼。
翻译
在颁春亭上,众多官员整齐罗列。在鞭影晃动之间,黑色的泥土都被翻碎。春天的使者如苍虬一般争先奔走传送青帝的敕令,仿佛把那神话中的天门都挤轧得损坏了配饰。花神辞去旧年事务后随即起身,在东畔、南边分别赐给众人不同颜色尊贵的服饰。苗条的女子学着跳舞,轻声唱起圆婉的歌,只是那曾经热闹的酒楼如今却只剩竹根,旁边野水干涸。防守江防的战士安然卧睡不受惊扰,风雨慢慢润泽,让淮河一带的土地重新泛出青青之色。街头的父老谈论着新鲜事情,说是城里今年灯会增加灯的数量更加热闹。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奇幻瑰丽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开篇以官员齐聚颁春亭的场景,展现了新春政令发布时的严肃庄重。“黛泥骨碎鞭影间”描绘出农事即将展开的忙碌景象。借助神话元素,“苍虬争走青帝敕”赋予春天来临一种神圣而奇幻的色彩,让人感受到春的力量和活力。
诗中也有今昔对比,“旗亭竹根枯野水”勾起往昔热闹的回忆,凸显当下清冷,反映出岁月变迁。而“防江战士卧不惊”体现出边防的安宁,“风吹雨洗淮土青”则让画面充满生机,给人希望。最后写街头父老谈论灯会,既表现出百姓生活中的欢乐,又暗示新一年的祥和与繁荣。整首诗在新奇想象与现实生活交织中,勾勒出一幅独特的新春画卷,传达出复杂情感,有对新生希望的期待,也有对变化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