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风

流水渡涧秋泠泠,怒涛拍天风雨惊。 鸾锵鹤唳翻青冥,龙吟虎啸愁太阴。 连山遍野流空明,飘飘音乐张洞庭。 弹璈鼓簧吹雪笙,拊石击磬作天钧。 忽然昭文不鼓琴,幽幽又作吟风筝。 问童何如睡不应,起视月落天河倾。 乃知虚皇集万灵,风伯起舞苍穹伶。 世间郑卫聊足听,久笑舞此蓬莱音。 传伯技痒不可禁,篝灯起诵离骚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泠泠(líng líng):形容声音清越、悠扬。
  • 鸾(luán)锵:鸾铃声。
  • 鹤唳(lì):鹤鸣。
  • 青冥:形容青苍幽远。指青天。
  • 太阴:这里指月亮。
  • 璈(áo):古代乐器。
  • 鼓簧:吹奏笙簧。
  • 天钧:比喻自然、天道。
  • 昭文:善于弹琴的人。
  • 郑卫:春秋战国时郑国与卫国的民间音乐。
  • 虚皇:道教神名。

翻译

流水渡过山涧秋天时发出清越之声,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天空风雨令人心惊。鸾铃之声和鹤鸣在青天中回荡,龙吟声和虎啸声让月亮也发愁。山脉连绵原野遍布着流动的空明清亮,飘飘的音乐在洞庭之畔奏响。弹奏着璈鼓着簧吹起雪笙,敲击着石头打着磬如同天道运行。忽然善于弹琴的昭文不再弹琴,又幽幽地吟起了风筝。问童子怎么样却没回应,起身看到月亮落下天河倾斜。才知道虚皇召集了众多神灵,风伯在苍穹中起舞犹如伶俐的仙人。世间的郑卫音乐姑且能够听听,长久欢笑舞动着这蓬莱仙音。黎廷瑞技痒难耐不能控制,点起灯开始诵读离骚经。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各种奇妙而恢弘的声音景象与神秘的氛围。以生动的词汇展现了松风之声的变幻多端、雄浑壮阔,有流水声、波涛声、鸾鹤之声、龙吟虎啸等,仿佛构成了一场盛大的自然音乐会。诗中还提到了多种乐器声和奇妙的音乐场景,如在洞庭之畔的演奏等,营造出一种空灵、神秘的意境。同时借用了一些神话元素,如虚皇、风伯等,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提到郑卫音乐与蓬莱仙音的对比,以及作者诵读离骚经,展现了对不同音乐和文化的感慨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声音和场景的精彩描绘,融合了自然、神话与文化的元素,给人一种奇幻而深邃的审美感受。

黎廷瑞

黎廷瑞

宋饶州鄱阳人,字祥仲。度宗咸淳七年进士。为肇庆府司法参军。入元,隐居不仕。有《芳洲集》。 ► 2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