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端午呈赵帅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 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榴花:石榴花,农历五月盛开,常代指端午时节。
  • ****角黍(jiǎo shǔ):即粽子,因形状有角而称角黍,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 斗时新:争着展现应时的新鲜样子。
  • 酒樽:盛酒的器具,此处指喝酒庆祝。
  • 堪笑:值得好笑。
  • 阻风客:被风阻挡行程的旅人,这里是诗人自指。
  • ****蒿艾(hāo ài):艾草,端午节有悬挂艾草驱邪的习俗。
  • 朱门:红色的大门,常代指富贵人家 。

翻译

石榴花盛开,粽子也争奇斗新,在这样的端午佳节,哪户人家不备上酒樽开怀畅饮呢。可叹我这漂泊江湖、被风阻拦了行程的旅人,只能随着艾草一起,来到富贵人家的门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端午佳节的热闹场景以及诗人自身的特殊境遇。前两句“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通过描写盛开的石榴花、新鲜的粽子以及家家户户饮酒庆祝的画面,生动展示了端午节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尽显节日的兴盛热闹;后两句“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笔锋一转,由喧闹的节日氛围转到自身遭遇。诗人以自嘲的口吻,称自己这被风阻滞行程的江湖人,此时也随着应节的艾草到富家门前。一方面表达了诗人漂泊江湖的羁旅愁绪和无奈,过节却不能归乡与家人团聚;另一方面也隐隐流露出寄人篱下之感,从佳节众人的欢乐衬出自身的孤独落寞,情感丰富细腻 。

戴复古

戴复古

戴复古,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 99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