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世间尘土涴,山之南北水之涯。 识中庸里有素隐,怪小雅中无白华。 半点精神春滴淅,一寒风骨雪槎牙。 淡妆人去罗浮远,肠断东风璧月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涴(wò):弄脏。
  • 槎(chá)牙:形容错杂不齐的样子。

翻译

梅花不会受到世间尘土的污染,在山的南北水的边际。知晓《中庸》里有安于朴质、隐晦的一面,奇怪《小雅》中没有洁白的花。有半点精神像春天水滴淅淅沥沥,一身寒风骨如错杂不齐的枝桠。淡妆的人离去后罗浮山也变得遥远,令人心肠寸断东风吹拂着如璧的明月渐渐西斜。

赏析

这首诗以梅为吟咏对象,极力赞美梅花的高洁与独特。首句表明梅花不被尘世污染,突出其超凡脱俗。它在山水边缘自由绽放。诗人将梅与经典著作相联系,增添了文化内涵。接下来的描写中,既写出梅花的生机如春雨滴沥,又突出其风骨凌然如槎牙般傲立。最后表达了随着淡妆人去,诗人面对罗浮山的远逝和东风中斜月的景象,心中涌起的惆怅与断肠之感。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赞美和情感的抒发,营造出一种清幽、高洁而又略带伤感的意境。

萧立之

萧立之,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