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左绵:绵州(今四川绵阳)的别称。
- 徙蜀:调任到蜀地任职。徙(xǐ),调动官职。
- ****入觐(jìn):指臣下入朝谒见君主。
- 龙尾道:宫殿前呈龙尾形的阶梯通道,此处代指朝廷。
- ****出麾(huī):出任地方长官。麾,军旗,出麾指出任官职。
- 鹿头关:在今四川德阳鹿头山上,为蜀地重要关隘。
-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即正月孟春、二月仲春、三月季春。这里指在春天和百姓一起游乐。
- ****乞骸(hái):官员年老自请退休,意思是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
- **烂柯山:在今浙江衢州,相传晋代王质上山砍柴,看一局棋的工夫,斧柄已烂,回到村里,同代的人都已去世,以此来形容时间的漫长。
翻译
在东南地区任职已经两年了,如今调任到蜀地哪里还需要去问路途是否艰险。 入朝觐见君主已经远离了那龙尾道,如今出任地方官又一次经过鹿头关。 和百姓约定共同享受这春天里的快乐时光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都忘掉了自己两鬓已经斑白。 等到任职期满请求退休,哪里才是好去处呢?不如在那烂柯山看一局仙棋。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赵抃豁达乐观的心境。开篇表明调任蜀地不惧艰难,体现诗人的使命感与无畏精神。“入觐已违龙尾道,出麾还过鹿头关”以地点转换,暗示仕途变化,有对朝廷的眷恋,更有勇于赴任新职的决心。“与民共约三春乐,顾我都忘两鬓斑”,生动刻画诗人与民同乐,完全沉浸在百姓欢乐中,忘却自身衰老,体现其对人民深厚的情感,为官重民本。尾句“岁满乞骸何处好,仙棋一局烂柯山”,以浪漫的想象,表达诗人对悠闲退隐生活的向往,在历经仕途后渴望超脱的心境。整首诗言语质朴却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政务中的担当,又怀揣着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是其人生态度和高尚境界的深刻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