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十月朔别庐山

栖迹云雾巅,岁序慨已周。 谬希龙蛇垫,终遗猿鹤羞。 隐乖五柳趣,放接三闾忧。 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 岩禽扬好音,于汝结绸缪。 近寻颇探秘,怪巧眩两眸。 白鹿不可逢,圣仙亦悠悠。 肺腑贮哀乐,孤曳商声讴。 霜飙荡离襟,永绝扶筇游。 挂木魂不灭,生瘿成赘疣。 雷电震薄之,旷代谁相收。 过者或嗤点,形似秃翁不。 鸣箯苍烟根,石气泱漭浮。 天梯插地轴,坠挟鹰翮投。 灵峰万万古,挥手回白头。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