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同江叔澥太守缪筱珊编修欧阳笠侪观察泛舟青溪看桃花吴董卿大令有诗纪兴次韵报之
初桃白日争妍华,夹岸十里铺晴霞。
拿舟澹荡柳丝外,面面阑干迎鬓斜。
流云剩照乌啄屋,暄风已乱蜂排衙。
探头旷野兴孤绝,各挈寸抱包荒遐。
钟山低昂驴背上,飞光泼翠攀无涯。
繁花烛天弄溪水,百重倒影浮金沙。
晒网无人鸬鹚卧,柁尾犬吠三两家。
邻船吴令亦狡狯,坐倚红袖嘈筝琶。
潇潇暮雨自清绝,恍如烟际轰缫车。
吾侪儒生坐自失,万象掠眼馀叹嗟。
王侯蝼蚁定何物,有命归卖东陵瓜。
还期颏唾净尘土,捉麈僧床烹拣芽。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