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京师陈户部同年

紫燕辞南雁辞北,离思飘飖逐秋色。 天边羽翼宁当乖,寂寞孤城忆京国。 京国繁华佳可游,共君蹀躞御沟头。 龙骧宫阙朝霞起,鱼贯胡同夕照浮。 清时歌舞年年在,辇毂欢踪散人海。 等闲取酒向貂蝉,烂漫珠珰动光采。 二八雏鬟正妙龄,第一才名四座倾。 朝朝留饮不辞醉,夜夜闻歌若有情。 花底光阴如石火,一时沦落君还我。 宣武门前车马鸣,绰约啼妆遮道左。 别来世事尽堪怜,狡虏楼船暗塞天。 朝议纷纭气欲夺,军容惨澹还戍边。 莽荡瀛寰鼓声死,跨海旌旗连万里。 从约何曾决两言,捷音徒震旁人耳。 儒生太息道空存,剑佩萧条但闭门。 相望兵戈祝满眼,零乱关山有梦痕。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