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东坡咏雪浪石

坡公屡咏雪浪石,状写笔势交崩奔。 奇质异熊虽未睹,但喜曾落天骄魂。 当时战法袭古制,或备取给非虚言。 世变铁石久代嬗,等为玩具夸留存。 况今海国争喋血,飞车潜艇难胜原。 区区我仍却强敌,守禦宁患群雄吞。 独怪公宝仇池供,九华坐失增烦冤。 胡不挟此诣西夏,功收一炮尤喧喧。 辱公摩挲又千载,瑰物空遗吟咏痕。 近传岿然蹲正定,有馈权贵移白门。 岁时遭遇持节去,弃置今归刘氏园。 好奇宜下米颠拜,摹似兼欲倪迂扪。 会瞥积气补霄汉,箕斗下烛云涛翻。 咫尺寻访副公愿,预设诞语焉足论。
拼音
陈三立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成为全国维新运动的中心之一。戊戌(1898)政变后,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移居于江西南昌西山峥庐。后出任三江师范学堂总教习。清亡后以遗老自居,1937年卢沟桥事变,绝食五日而死。其诗宗尚黄庭坚,风格清奇拗涩,是近代同光体赣派的领袖,梁启超称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诗续集》、《散原精舍诗别集》。 ► 28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