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 · 石碏谏宠州吁
所属合集
注释
- 嬖(bì)人:受宠爱的人。
翻译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叫庄姜。庄姜长得很美却没有儿子,卫国人因此为她创作了《硕人》这首诗。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位夫人,叫厉妫,生下孝伯,很早就死了。厉妫的妹妹戴妫生下桓公,庄姜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他受到宠爱而喜好军事,庄公不禁止,庄姜很厌恶他。 石碏进谏说:“我听说疼爱儿子,就要用道义来教导他,不让他走邪路。骄傲、奢侈、淫逸、放荡,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行的产生,是由于过分宠爱和给予过多的俸禄。如果准备立州吁为太子,就确定下来;如果还没有决定,这样会逐步酿成祸端。那种受宠爱却不骄傲,骄傲却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却不怨恨,怨恨却能克制的人,是很少的。况且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少的欺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来的离间旧有的,弱小的欺侮强大的,淫乱的破坏道义的,这就是所说的六种叛逆行为。国君仁义,臣子奉行,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这就是所说的六种顺理行为。舍弃顺理的行为而效仿叛逆的行为,是加速灾祸的原因。做国君的人,应该致力于消除灾祸,却反而加速它,恐怕不可以吧?”庄公不听。 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往,石碏禁止他,没有用。桓公即位后,石碏就告老还乡了。
赏析
这段文字主要叙述了卫庄公的一些家事及其宠信州吁所引发的问题,以及石碏对此的进谏和担忧。通过对人物关系和背景的描述,展现了当时卫国宫廷内的复杂情况。石碏的谏言清晰地阐述了正确教导儿子以及遵循道义、伦理的重要性,强调了违背这些原则会带来的不良后果,体现了古人对家国治理和人伦秩序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石碏的远见和对国家稳定的关注。整体叙事简洁明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思想价值。

左丘明
左丘明的其他作品
- 《 国语 · 单子知陈必亡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宣公 · 宣公十四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庄公 · 庄公八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国语 · 里革断罟匡君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哀公 · 哀公十六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桓公 · 桓公十年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齐桓公伐楚 》 —— [ 周 ] 左丘明
- 《 左传 · 襄公 · 襄公八年 》 —— [ 周 ] 左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