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鐘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端己《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後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鐘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後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鐘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後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前後阕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後阕七平韵。兹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减字木兰花》四字句与七字句相间,句句用韵,仄韵与平韵交互,每两句为一意群,词意转折,适于各种题材,故宋人用此调者极多。《梅苑》李子正词名《减兰》。徐介轩词名《木兰香》。《高丽史·乐志》名《天下乐令》。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调名下题作「赠小鬟琵琶」。
琵琶:傅子立注:「白乐天《琵琶行》:『十三学得琵琶成。』」刘尚荣按:「《白氏长庆集·卷十二》题作《琵琶引》。」
才一二: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十一二」。
试抹: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拨弄」。元延祐本原校:「一作『试抹』。」
幺弦:傅子立注:「『幺弦』,第四弦也。」刘尚荣按:「刘梦得《澈上人文集纪》云:『幺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东坡《次韵景文山堂听筝三首(其三)》:『荻花枫叶忆秦姝,切切幺弦细欲无。』」
将心指下传:傅子立注:「《琵琶行》:『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刘尚荣按:「句出白乐天《琵琶行》,见《白氏长庆集·卷十二》。」
嗔:明吴讷钞本、龙本、《全宋词》本作「瞋」。
拟向樽前拚醉倒:元延祐本作「欲向春风先醉倒」,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欲向东风先醉倒」。元延祐本原校:「『春风』一作『樽前』。」
更与: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且更」;元延祐本原校:「一作『更与』。」
些: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他」;元延祐本原校:「一作『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瞋(chēn):生气地看。
翻译
弹琵琶有绝妙的技艺,年纪都才十一二岁。拨弄那琴弦,还不懂得将内心的情感在指下传达。主人对其年纪小有些生气,想要趁着东风先醉倒。已经是属于你家的了,那就更加从容地去等待她。
赏析
这首词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弹琵琶的少女形象。词的上阕突出了少女弹琵琶的技艺以及她尚且年幼,还不能完美地通过弹奏传达内心情感。下阕写主人面对少女年纪小的反应,“欲向东风先醉倒”似乎透露出一种无奈又有些急切的情绪。“已属君家,且更从容等待他”则有一种安抚的意味。全词语言明快,有一种俏皮轻松的氛围,同时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情境与情感。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
苏轼的其他作品
- 《 雪堂联 》 —— [ 宋 ] 苏轼
- 《 醉睡者 》 —— [ 宋 ] 苏轼
- 《 秋阳赋 》 —— [ 宋 ] 苏轼
- 《 次韵苏伯固主簿重九 》 —— [ 宋 ] 苏轼
- 《 东府雨中别子由 》 —— [ 宋 ] 苏轼
- 《 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其略曰:「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横空千顷白。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盖实梦也。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 》 —— [ 宋 ] 苏轼
- 《 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有神降于其室,自称天人李全,字德通。善篆字,用笔奇妙,而字不可识,云,天篆也。与予言,有所会者。复作一篇,仍用 》 —— [ 宋 ] 苏轼
- 《 次韵林子中、王彦祖唱酬 》 —— [ 宋 ]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