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苏轼
笑撚红梅亸翠翘。扬州十里最妖饶。夜来绮席亲曾见,撮得精神滴滴娇。 娇后眼,舞时腰。刘郎几度欲魂消。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
拼音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调名取自唐人郑宾光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诗句。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赵德麟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方回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涧泉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蒲江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唐、五代词中无此调,始词一说为夏英公所作,一说为宋代宋景文之作。《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多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晏小山十九首,名篇颇多,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无名氏《春闺》阕,甚为婉美;黄山谷《续玄真子渔父词》抒写江湖之趣;辛稼轩作豪气词《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忆少年时事,戏作》;刘后村以作词论《戏题周登乐府》;贺方回作《悼亡词》;朱希真作《感怀词》感靖康之难后於江南重见北宋 汴京名妓李师师事。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阕第二、四句,后阕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阕三、四句以对偶为工。故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题注:傅子立注:「公自序云:『陈公密出侍儿素姐 明 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素娘」,歌《紫玉箫》曲劝老人酒,老人饮尽,为(明吴讷钞本、茅维《苏集》本、毛本「为」上有「因」字)赋此词。』」 陈公密:龙榆生笺:「未详。」 红梅:茅维《苏集》本、毛本作「红牙」。 翠翘:龙榆生笺:「宋玉《招魂》:『砥(dǐ)室翠翘,絓(guà)曲琼些。』注:『翠,鸟名。翘,羽也。言内卧之室,以砥石为壁,平而滑泽,以翠鸟之羽雕饰玉钩,以悬衣物也。』」 扬州十里:傅子立注:「杜牧之诗:『春风十里扬州路,捲上珠簾总不如。』」刘尚荣按:「句出《赠别二首(其一)》,见唐韦縠《才调集·卷四》,『路』原作『郭』;又见宋洪容斋编《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十五》,『路』原作『过』。别见《全唐诗·卷二百二十三》。」 妖娆: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作「妖饶」。 娇后眼:傅子立注:「东坡书此词,至『娇』字下误笔再点,因续作下语。」 刘郎:龙榆生笺引唐·李楚望 《张郎中宅戏赠二首》诗:「一声歌罢刘郎醉,脱取明金压绣鞋。」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撚(niǎn):同“捻”,用手指搓转。
  • 亸(duǒ):下垂。
  • 翠翘:古代妇女首饰的一种,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故名。
  • 妖饶:同“妖娆”,娇艳美好。
  • 绮席:华丽的席具。泛指华美的筵席。
  • 撮(cuō):聚合,聚拢。
  • 刘郎:原指东汉刘晨,后多以此指情郎。
  • 紫玉箫:用紫玉制成的箫,这里代指乐曲。

翻译

她笑着捻着红梅,头上的翠翘轻轻下垂。扬州十里长街中,她是最为娇艳美好的。夜里在华美的筵席上我曾亲眼见到她,那聚合起来的精神气质,显得她一滴滴的都是如此娇美。

她那娇美的眼神,舞动时的腰身,让情郎几度魂牵梦绕。明天酒醒后我会在何处呢?想必会因思念那云间传来的紫玉箫般的乐曲而肝肠寸断吧。

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一位女子的美丽姿态,通过“笑撚红梅亸翠翘”“撮得精神滴滴娇”等词句,展现出她的娇艳妩媚。下阕则着重写这位女子的眼神和腰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对她的思念之情。“刘郎几度欲魂消”表达了词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深着迷。最后一句“明朝酒醒知何处,肠断云间紫玉箫”,流露出词人在酒醒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知的迷茫,同时也以“肠断”二字强化了这种情感。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婉约,将情感与景色、人物相互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