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 海棠

· 苏轼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拼音

译文

晨曦时分天刚露白,窗边盛开的海棠花如重重珠缀。娇艳的颜色好似美人脸上晕晕染染的胭脂红。 花红叶嫩,意趣无穷。只愿我与你的情谊似这海棠花叶,年年岁岁共春风。

注释

诉衷情:唐教坊曲,後用为词牌。本是情辞。唐温飞卿取《离骚》「众不可戸说兮,孰云察余之中情」之意,创制此调。後人据毛平圭词有「桃花流水漾纵横」句,改名《桃花水》;张芦川以因黄山谷词曾咏渔父生活,名《渔父家风》;贺方回词名《步花间》、《画楼空》;张东泽词有「一钓丝风」句,名《一丝风》;又名《诉衷情令》。《花间集》有单调三体、双调一体。韦端己此调两词,格律全同,可见律极严。此调平韵中插入两仄韵,短句颇多,极富变化。宋人用此调者甚众,但通行四十四字体。宋僧仲殊此调五词,推为绝作。《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九》:「仲殊之词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为最,小令之中,《诉衷情》一调又其最,盖篇篇奇丽,字字清婉,高处不减唐人风致也。」此调前阕多平仄字不拘者,後阕三个三字句、三个四字句极不易处理。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无题。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调名下有词题曰「海棠」。按,此词见曾端伯本《东坡词·卷下》,又见晏同叔《珠玉词》,又见元遗山《遗山先生新乐府·卷五》。究为谁作,众说纷纭。毛本于东坡该词题注云:「或刻晏同叔。」然在晏同叔《诉衷情》调名下注:「旧刻八首,考『海棠珠缀一重重』是子瞻作,今删。」唐季特《宋词互见考》亦定此词为东坡作。查《全宋词》修订本于东坡和同叔词中皆收此篇,注明互见,未加案断。然《全金元词》遗山词末附注云:「《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一首,……并晏同叔作。」曹树铭校编《东坡词》云:「细玩此词富贵气氛太浓,与东坡词气象不侔。又按晏同叔《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捲》下片云云,与此词下片之意境类似,故断定此系晏词。」录以备考。 匀淡:傅子立注:「郑都官《海棠》诗:『春风用意匀颜色,消得携觞与赋诗。』」刘尚荣按:「句见《云台集·卷中》,别见《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五》。」 岁岁年年:傅子立注:「宋考功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刘尚荣按:「句出《有所思》,见《全唐诗·卷五十一》,原注:『一作刘希夷诗,题云《代悲白头吟》。』《全唐诗·卷八十二》刘希夷卷亦收此诗。按,《唐诗纪事·卷十三》、《唐语林·卷五》等均谓刘希夷先得此妙句,後被宋考功杀害,窃其句为己有也。待考。」 占取: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毛本作「共占」。元延祐本原校:「一作『占取』。」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珠缀:像珍珠连缀在一起,比喻海棠花的花苞像珍珠一般。(缀:zhuì)
  • 帘栊: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栊:lóng)
  • 匀淡:均匀淡雅地涂抹。

翻译

海棠花如同珍珠般连缀着一重又一重。清晨时分,它靠近那门窗的帘子。这如胭脂般的颜色是谁均匀淡雅地涂抹上去的呢?花朵偏向脸边的部分颜色更加浓郁。 看着那嫩叶,怜惜那红花。心中的情意无穷无尽。海棠花就如同那叶子一般,年年岁岁,共同享受着春风的吹拂。

赏析

这首词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姿态。上阕着重描写海棠花的外形,将其比作珍珠缀成,形象地表现出花朵的繁盛与光泽。“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一句,更是巧妙地写出了花朵颜色的渐变,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下阕则从看花的感受出发,表达了对花与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不仅展现了花与叶相互依存的关系,也传达出一种对生命中美好事物的长久期望。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清新,通过对海棠花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