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荷叶 · 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

· 苏轼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拼音

注释

双荷叶:词牌名。元高拭词注「商调」。按此词昉自李太白,自唐迄元,体各不一。要其源皆从李词出也。因太白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更名《秦楼月》;东坡词有「清光偏照双荷叶」句,名《双荷叶》;无名氏词有「水天摇荡蓬莱阁」句,名《蓬莱阁》;至贺方回始易仄韵为平韵。张东泽词有「碧云暮合」句,名《碧云深》;宋媛孙冲虚词有「花深深」句,名《花深深》;明徐武功词有「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名「中秋月」;又有长筌子词名「华溪仄」。「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两宋之交邵西山《邵氏闻见後录》始称为太白之作,南宋黄叔旸《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亦录于太白名下。明以降,屡有以《太白集》并无此词而疑者,至今所知盛唐时除太白外无一人作此词。故多谓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後误归太白名下。「秦娥」本指的是古秦国的女子弄玉,传为秦穆公女,爱吹箫,嫁仙人萧史。双调,四十六字,有仄韵、平韵两体。以仄韵体为定格,多用入声韵,前後阕各五句,三仄韵、一叠韵。以太白词《忆秦娥·箫声咽》为正体。若晁无咎词《忆秦娥·牵人意》之不作叠句,石次仲词《忆秦娥·秦楼月》之少押一韵,秦少游词《忆秦娥·灞桥雪》之多口号四句,倪云林词《忆秦娥·扶疏玉》之减去叠句,虽为变格,犹与李词大同小异。至冯正中创减字体《忆秦娥·风淅淅》,张子野词《忆秦娥·参差竹》由此添字,毛泽民词《忆秦娥·夜夜》由此偷声,在变格中更与诸家不同。以平韵体为平格,双调,四十六字,前後阕各五句,三平韵、一叠韵。以方回词《忆秦娥·映朦胧》为正体。若少游词《忆秦娥·曲江花》之多口号四句,颜吟竹词《忆秦娥·水云幽》之减去叠句,皆变格也。 调注:朱彊村曰:「案是调为《忆秦娥》,或公易以新名。」 题注:傅注本存目佚词,今据元延祐本补足正文,据别本校订。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调名下原注:「即《秦楼月》。」又《全宋词》修订本编者案:「《花草粹编·卷四》,此首误作周美成词。」《全宋词》修订本周美成名下,此词列入存目。今通行本《片玉词》、《清真词》均不收此词。 「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无此词题。 贾耘老:即贾收,宋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字耘老。有诗名,喜饮酒,隐居苕溪,其居有水阁名「浮晖」。李公择、苏东坡于熙宁、元丰间先後知湖杭二州,皆与之游,唱酬甚多,东坡尝题诗作画于浮晖阁壁间。家素贫,东坡每念之,作图以赠。东坡去,筑「怀苏亭」。有诗一编,号《怀苏集》已佚。事见《嘉泰吴兴志·卷十七》。 双溪:龙榆生笺:「谓苕(Tiáo)、霅(Zhá)二溪。」 双荷叶:元延祐本脱漏此三字,据明吴讷钞本、《苏长公二妙集》本、茅维《苏集》本、毛本补。 绿衣:龙榆生笺引《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按古人以黄为正色,绿为间色,以间色为衣上衣,以正色为里衣服内层与裳下衣,喩尊卑颠倒、贵贱失所。後世以「绿衣」喩妾或为正室失位之典故。 「背风迎雨流珠滑」句:元延祐本此句属上阕,自「轻舟」句以下为下阕。今据明吴讷钞本改。又茅维《苏集》本、毛本作「背风迎雨泪珠滑」。 烟鬟:龙榆生笺引唐·韩昌黎《题炭谷湫祠堂》诗:「祠堂像侔真,擢玉纡烟鬟。」 玉杯:玉制的杯或对杯的美称。这里指莲荷的花如玉杯。龙榆生笺引南朝梁·任彦升《述异记》:「庐山上有三石梁,长数十丈,广不盈尺,俯眄杳然无底。咸康中,江州刺史庾亮,迎吴猛,猛将弟子煮山游观,因过此梁。见一老公,坐桂树下,以玉杯承甘露,与猛,猛遍与弟子。」又引南朝齐·谢玄晖《金谷聚》诗:「渠碗送佳人,玉杯邀上客。」

赏析

这首词以双荷叶为咏歌对象,以「双」字为词眼,紧紧扣住题目,写得别开生面。首先,所在的地点是双溪,而月光所照,又是成双捉对的双荷叶。三、四、五句又以「双荷叶」领起,下连「红心未偶」句,又隐隐带出「双」字难成的缺憾。「绿衣偷结」,则明确荷叶之双之偶。词人之喜悦之爱怜,正在于此。 下半阕跳开旧题,另闢蹊径,以莲荷在雨天的遭遇为题。莲荷迎着风自然也迎着雨,雨珠倾泻,在双荷叶上跳跃翻滚,然後飞快地顺叶淌下,归入双溪。在风雨中,双荷叶承受了加倍的摧残。不仅如此,那些南来北往的采莲舟,又使双荷叶遭到更多的碰撞,往往先其他之荷叶而凋谢。 面对这样的悲哀,词人痛切地感到:多姿之花多叶之莲,往往会遭受更多的风雨更厉的摧残,先他花他叶而凋;而多才之人,也往往会遭到更多的妒忌更重的打击,先他人而逝。读者已经隐隐感到,词人通过有幸而又不幸双荷叶的遭遇,似乎在向我们诉说自身的不幸自身的哀痛。 前人评苏东坡的这一类咏物词,认为「幽怨缠眠,直是言情,非复赋物」(沈去矜《塡词杂说》)。细细体味此词,词人欲言自身遭遇之情意,确实也是通过赋物来实现的,这大约是苏东坡咏物词的一个特色吧!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双溪:水名,在今浙江湖州境内。 红心未偶:指荷花未找到合适的伴侣,意思是还没有开花。 绿衣偷结:指荷叶悄悄地生长出来。 流珠滑:形容雨水在荷叶上滚动如珠,滑落的样子。 短棹(zhào):划船用的小桨。 烟鬟(huán):指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这里比喻荷花的花蕊。

翻译

双溪的月色,清光偏偏照在那一对荷叶上。那一对荷叶啊,荷花还未绽放,荷叶却已悄然生长。 在风中迎着雨,雨水在荷叶上如珠般滑落。轻舟和短桨在早秋时节弯折。在这早秋时节,荷花的花蕊还未长成,如同玉杯稍有残缺一般。

赏析

这首词以双荷叶为描写对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荷叶在月光下、风雨中的姿态。上阕中,“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红心未偶,绿衣偷结”则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荷叶人的情感和动作,表现出荷叶生长的状态。下阕进一步描写荷叶在风雨中的情景,“背风迎雨流珠滑”形象地写出了雨水在荷叶上滚动滑落的画面,“轻舟短棹先秋折”可能暗示着时光的流逝或某种变化。最后“烟鬟未上,玉杯微缺”以比喻的手法,将未开放的荷花比作未梳好的女子发髻,将荷叶比作稍有残缺的玉杯,增添了词作的美感和意境。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通过对双荷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苏轼

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4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