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夷行

遭乱始知承平乐,居夷更觉中原好。 巴陵十月江不平,万里北风吹客倒。 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杲杲。 君山偃蹇横岁暮,天映湖南白如扫。 人世多违壮士悲,干戈未定书生老。 扬州云气郁不动,白首频回费私祷。 后胜误齐已莫追,范蠡图越当若为。 皇天岂无悔祸意,君子慎惜经纶时。 愿闻群公张王室,臣也安眠送馀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居夷:指居住在偏远的地方。
  • 偃蹇(yǎn jiǎn):高耸的样子。
  • 杲杲(gǎo gǎo):形容明亮的样子。
  • 干戈:泛指武器,比喻战争。

翻译

遭遇变乱才知晓承平时候的快乐,居住在偏远之地更加觉得中原美好。巴陵十月江水不平静,万里北风吹得旅客摔倒。洞庭树叶稀少秋声停歇,黄帝之乐结束后江水明亮。君山高耸在岁末横亘着,天空映照在洞庭湖上洁白如打扫过一般。人世间很多事违背人意壮士悲哀,战争还未停止书生就已老去。扬州上空云气浓郁不动,我年老之时频频回头费心私下祈祷。后胜误了齐国已经无法追回,范蠡图谋越国又应当如何。上天难道没有后悔降灾祸的心意吗,君子要谨慎珍惜治理国家的时候。希望听到众大臣振兴王室,我也能安心睡眠度过余生。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动乱时代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中通过描绘居夷之地的景象以及回想承平岁月和中原的美好,来对比当下的乱世。巴陵江的不平静、洞庭景色的描写,既渲染了氛围,又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诗人感叹人世多违、战争持续,自己逐渐老去却无能为力,对国家的现状心怀忧虑。提及历史上的事例,如后胜误齐和范蠡图越,有对历史教训的思考和借古鉴今之意。最后表达了希望大臣们能振兴王室,让自己也能安心的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之心。

陈与义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6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