岸行

少年血气暗消磨,盎盎阳春保大和。 已放杏花风味短,未酸梅子典刑多。 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 但愿时平蚕麦好,免教人问蜀如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盎盎:形容洋溢,充盈。
  • 大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
  • 典刑:常规,常法。
  • 蚕麦:蚕与麦的收成,泛指农事。

翻译

少年的气血在暗中渐渐消磨,那盎然的阳春之气保证着阴阳的和谐。已经开放的杏花显现出的韵味很短,还未变酸的梅子却有着诸多常规。一人当官期满离去就像鱼没有了鱼饵,远行万里归来好比燕儿有了巢穴。只希望时世太平蚕与麦都长得好,免得让人去询问蜀地怎么样了。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感慨以及对太平和美好农事的期盼。诗中用少年气血的消磨来暗示岁月的变迁,用杏花和梅子来体现时间的推移和事物的变化规律。“一官满去鱼无饵,万里归来燕有窠”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归宿。而最后表达了希望太平、农事顺利的愿望,展现出一种对平静生活和社会安宁的向往。整体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有对现实的关注。

洪咨夔

洪咨夔

宋临安于潜人,字舜俞,号平斋。宁宗嘉泰二年进士。荐历成都通判。累官监察御史,上书理宗,请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劾罢枢密使薛极及其他得罪清议者,朝纲大振。擢殿中侍御史,迁吏部侍郎、给事中。史嵩之入相,进刑部尚书,拜翰林学士、知制诰。卒谥忠文。有《平斋集》、《春秋说》等。 ► 10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