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孙宰知鱼亭
万物各有适,所乐乃其天。
达人默识之,此意妙难传。
贤哉漆园吏,知鱼岂其然。
客问子非鱼,乌知鱼乐全。
答云我所知,知之濠梁间。
问者固已远,答者不亦难。
要知知鱼乐,当作梦蝶观。
周与蝶非两,鱼我宁相悬。
海门孙夫子,读书必钩玄。
结茅制小亭,下瞰碧玉湾。
因鱼揭佳名,理赜非言诠。
夫子固知鱼,鱼亦知君贤。
我欲从之游,褰裳濯清泉。
鱼乎可勿猜,久矣忘机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赜(zé):深奥,玄妙。
- 褰(qiān):提起。
翻译
万物各自有其适宜的环境,它们所喜爱的正是它们的天性所在。通达的人默默地领会其中的道理,这种意韵很难传达出来。贤能啊漆园吏,他对鱼的理解难道是这样的偶然吗?有客人问您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回答说我所知道的,是在濠梁之间得知的。提问的人固然已经远去,回答的人也不容易啊。要知道鱼的快乐,应当把它当作庄周梦蝶那样去看待。周与蝶并非两者,鱼和我难道就有很大的区别吗?海门的孙夫子,读书一定追求探索深奥的道理。搭建了一座小亭子,在上面可以俯瞰碧绿如玉的水湾。因为鱼而取了个好名字,其中的道理深奥难以用言语诠释。夫子本来就了解鱼,鱼也知道您的贤能。我想要跟随他一同游玩,提起衣裳在清澈的泉水中洗涤。鱼啊,不要再猜疑了,我已经很久忘记了机缘。
赏析
这首诗以探讨万物的天性和对鱼之乐的理解为起点,表达了一种对自然、人生和哲理的思考。诗中提到了庄子的知鱼之乐和梦蝶的典故,强调了对事物的理解和感悟不应局限于表面,而应从更高的哲学层面去思考。同时,诗中对孙夫子的赞美,不仅在于他的学识和对鱼的理解,还在于他的品德和贤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哲理的探讨,又有对人情世故的感悟,读来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