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家弄

· 柳永
花发西园,草薰南陌,韶光明媚,乍晴轻暖清明后。 水嬉舟动,禊饮筵开,银塘似染,金堤如绣。是处王孙,几多游妓,往往携纤手。 遣离人、对嘉景,触目伤怀,尽成感旧。别久。帝城当日,兰堂夜烛,百万呼卢,画阁春风,十千沽酒。 未省、宴处能忘管弦,醉里不寻花柳。岂知秦楼,玉箫声断,前事难重偶。 空遗恨,望仙乡,一饷消凝,泪沾襟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乍晴:刚刚放晴。乍,刚刚、起初。
  • 禊饮(xì yǐn):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魏以后为三月三日)临水而祭,以祓除不祥,称禊祭,禊祭后与会者宴饮于水滨,称禊饮 。
  • 是处:到处、处处。
  • 帝城:京城。
  • 呼卢: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因赌博时掷骰子大声呼喊希望得到胜采而得名。
  • 未省:未曾、不知。
  • 秦楼:这里指所爱的女子居处。
  • 玉箫声断:象征爱情终结。
  • 仙乡:这里也借指所思念的女子。
  • 一饷(yī shǎng ):片刻,一会儿。
  • 消凝:因悲愁而沉思出神。

翻译

西园里鲜花盛开,南陌上香草香气弥漫,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清明过后天气初晴,气候微微暖和。水上嬉戏,游船荡漾,禊饮的筵席摆开,银色的池塘如同被染过一样清澈,金色的堤岸好似锦绣铺就。处处都有贵族子弟,还有许多出游的歌女,常常相互携手同行。

这让远离家乡的人,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致,触景生情,满心都是伤怀之感,过往的回忆全涌上心头。离别已经很久了。曾经在京城的时候,华美的厅堂里夜晚点着烛光,尽情地玩着赌博游戏,呼喊声震天,画阁中春风轻拂,花十千钱买酒尽情畅饮。

那时不曾知道,宴饮的时候能忘记音乐的美妙,醉酒之后也不去寻欢作乐。哪里能想到,如今爱情已逝,就像秦楼上玉箫声断,过去的美好事情难以再次重现。

如今只剩下满心遗恨,遥望所爱女子所在之地,长久地沉思出神,伤心的泪水浸湿了衣襟衣袖。

赏析

此词描绘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春光和欢游场景,却在这热闹欢乐的背景下,抒发了离人的伤感怀人之情。上阕先描绘出一幅春日郊游的绚丽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欢乐热闹,与下阕回忆过去在帝城的奢华生活相互映衬。通过今与昔、乐与哀的强烈对比,更加凸显出词人如今的失落和对往昔爱情的深深怀念。语言细腻逼真,刻画入微,如“银塘似染,金堤如绣”将春日景色描写得栩栩如生;而对昔日欢娱和今日寂寥的叙述与描写,感情真挚深沉,感染力极强,把那种物是人非、悔恨交加的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