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拼音
译文
西南方露出蔚蓝色天空映照江面清澄,一如横卧江上小滩蓝天上有一抹微云。
喜鹊飞立墙头欢叫羽毛依然浇湿,楼外远处还不断传来残余的雷声。
趁雷雨後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後的新晴。
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
注释
天缺:雨过云开,露出一角青天。
纤云:细云。此指夏日雨後的髙捲云。
小滩:喩纤云。
语鹊:喳喳叫的鸟鹊。
衣:比拟鸟鹊的羽毛。
残雷:卽将消失的低沉的雷声。
供:提供。
稳睡:安稳入睡。
报:回报,报答。
绝胜:非常美妙的情境。
星河:天上的银河。尽意:尽情。
序
《雨晴》由宋代诗人陈简斋于宣和五年(西元一一二三年)所作,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
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後的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後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
首联、颔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首联写天空。「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中「天缺西南」写西南方的天已露出了蔚蓝,标示出「晴」,「江面清」三字是以江南的清平湛蓝来比喩天空西南方的晴明之色。「纤云不动」,写白云纹丝不动。「小滩横」三字承接「江面清」,比喩一抹云如横在江面的小滩。这两句前四字都用白描手法绘实景,後三字都用比喩对实景加以形容,两个比喩前後照应,使二句之景融为一体,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富于立体感。
颔联「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里,诗人的视线,由于鹊叫自然地由仰视转为平视,描写由形为主转声为主。「犹湿」,即写出雨後初晴,又表现了鹊的情态活泼可爱。下句,随「残雷」的低响,描写形声兼顾转以写声为主。「气未平」三字写雷声不甘于立即销声匿迹。这一联,鹊能「语」又有「衣」,雷能「残」又有「气」,运用了拟人手法,使诗句富有生气。清脆的鹊语与低沉的残雷形成对比,和谐一致,交织成一首雨晴时大自然的交晌曲。
颈联「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用叙事抒发雨睛的喜悦。雨後微凉引起睡意,雨後新晴牵动诗情,但诗情胜过睡意。「尽取」、「急搜」、「微凉」、「稳睡」、「奇句」、「新晴」这六个带修饰语的词,使两个记事诗句具体可感。「供」字写自然给人的提供。「报」字写人对自然的回报,这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
尾联「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两句仍叙事,事中有景,景中寓情。「卧看星河尽意明」一句化用杜牧的「卧看牵牛织女星」,衹是没有小杜诗句的寂寞感,而是兴致盎然。「尽意」二字,不仅描绘星河的明澈,更赋予星河以生命,让它充分绽放光彩,也采报答雨後的新睛。
通观全诗,诗人捕捉住雨後初晴自然景况变化的瞬间,以乍晴的天空、漂浮的白云、争喧的鹊鸣、低沉的雷声,构成了多层次多角度、气势恢弘的绚丽景观。诗中虽未着一个情字,但喜悦之情旱已透过写景叙事的字里行间喷涌而出,全诗清丽雄浑,奇趣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