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出自 杜甫 的《 卜居
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 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沈浮。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拼音

注释

浣花流水:一作浣花之水,一作浣花溪水,溪在成都西郭外,一名百花潭 上小舟:一作入小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居:选择居住的地方。
  • 浣花:指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为锦江支流。
  • 水西头:浣花溪的西岸。
  • 主人:指杜甫自己。
  • 林塘幽:树林和池塘幽静。
  • 出郭:离开城郭,指远离城市喧嚣。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销客愁:消解旅人的忧愁。
  • 蜻蜓:一种昆虫,常在水边活动。
  • 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形似鸳鸯而稍大,多为紫色,雌雄偶居不离,故以喻夫妻。
  • 沈浮:沉浮,指鸂鶒在水中的活动。
  • 东行万里:向东行进万里,指远行。
  • 山阴:地名,今浙江绍兴。
  • 小舟:小船。

翻译

在浣花溪水流西岸,我为自己选了一处林木环绕、池塘幽静的居所。 已经知道远离城郭可以少些尘世的烦扰,更有清澈的江水来消解我的旅愁。 无数蜻蜓在水面上齐飞上下,一对鸂鶒在水波中沉浮。 向东行进万里,若能乘兴而去,还需在山阴乘上小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选择居所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浣花流水水西头”一句,即勾勒出一幅幽静的田园风光,而“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烦扰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静的渴望。后两句通过对蜻蜓和鸂鶒的生动描绘,增添了诗中的自然意趣。结尾的“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则展现了诗人对远行的向往,体现了杜甫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是杜甫田园诗中的佳作。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