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

出自 李白 的《 东山吟
携妓东土山,怅然悲谢安。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酣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携妓:带着歌妓。
  • 东土山:即东山,谢安的隐居之地。
  • 怅然:心情失落的样子。
  • 谢安: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以隐居东山后复出而著名。
  • 白鸡梦:谢安曾梦见白鸡,后三年去世,故后人以“白鸡梦”指代谢安之死。
  • 洒酒:倒酒祭奠。
  • 同所欢:共同的朋友或欢乐。
  • 酣来:酒醉之后。
  • 青海舞:一种舞蹈,具体不详,可能是指某种自由奔放的舞蹈。
  • 紫绮冠:紫色的华丽帽子。
  • 浩浩洪流之咏:指宏大的诗篇或歌咏。

翻译

带着歌妓前往东山,心中不禁为谢安感到悲伤。我的歌妓今天如花似月,而他的歌妓却已埋在古坟荒草之中。 自谢安梦见白鸡后已过三百年,我倒酒祭奠你,与你的朋友们一同缅怀。酒醉之后,我自由地跳起青海舞,秋风将我的紫色华丽帽子吹落。 那是一个时代,这也是一个时代,宏大的诗篇又何必非要与众不同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东晋名士谢安的缅怀之作。诗中,李白通过对比自己的歌妓与谢安的歌妓的命运,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后半部分,李白以洒酒祭奠、自舞自乐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谢安的敬仰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则体现了李白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即诗歌应自然流露,不必刻意追求奇特。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往昔英雄的敬仰之情。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