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夜:即五更,古代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漏声:古代计时器漏壶滴水的声音。
  • 催晓箭:催促着天明,晓箭指早晨的箭,比喻时间。
  • 九重:指皇宫,因其重重宫门,故称九重。
  • 醉仙桃:形容春色如醉,仙桃指桃花。
  • 旌旗:旗帜的总称。
  • 龙蛇动:形容旗帜在风中飘扬,如同龙蛇舞动。
  • 燕雀高:燕雀飞得高,形容宫殿风微,燕雀得以高飞。
  • 朝罢:朝会结束。
  • 香烟:指朝会时焚香的烟雾。
  • 珠玉:比喻诗文华美。
  • 挥毫:挥笔,指写作。
  • 世掌丝纶:指世代掌管文书,丝纶指文书。
  • 凤毛: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才或事物。

翻译

五更时分,漏壶滴水的声音催促着天明,皇宫中的春色如醉,桃花盛开。 日光温暖,旌旗在风中飘扬,如同龙蛇舞动,宫殿中风微,燕雀得以高飞。 朝会结束后,香烟缭绕,满袖都是,诗文华美,如同珠玉,挥笔即成。 要知道世代掌管文书的美誉,如今在池边,已有珍贵稀少的人才出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早晨皇宫的景象,通过“五夜漏声”、“九重春色”等词语,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春色的美丽。诗中“旌旗日暖龙蛇动”和“宫殿风微燕雀高”两句,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宫廷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则通过“朝罢香烟”和“诗成珠玉”来赞美贾至的才华和地位,最后以“池上于今有凤毛”作结,寓意贾至家族的荣耀和人才辈出。整首诗语言华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杜甫对贾至的敬仰之情。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