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言多务,孰若孤?

出自 司马光 的《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拼音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路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当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政事。 9、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从事。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路过。 30、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31、论议:讨论议事。 32、大:非常,十分。 33、惊:惊奇。 34、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35、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6、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37、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8、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39、即:就。 40、更(gēng):重新。 41、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3、何:为什么。 44、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45、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6、遂:于是,就。 47、拜:拜见。 48、别:离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开端。
  • :指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 谓……曰:对……说。
  • 卿(qīng):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 当涂:当道,当权 。
  • 掌事:掌管政事。
  • :推托。
  • :用。
  •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 :古时王侯的自称。
  •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
  • :只,只是。
  • 涉猎:粗略地阅读。
  •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 :于是,就。
  • :到了……的时候。
  • :经过。
  • 寻阳: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 论议:讨论议事。
  •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
  • 非复:不再是。
  •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 更(gēng):重新。
  •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相待:看待 。
  •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 见事:知晓事情。
  • :拜见。
  • :离开。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书传授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和吕蒙谈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赏析

《孙权劝学》以对话为主,简洁生动地展现出人物的风貌。文章开篇通过孙权的劝学,体现出孙权作为君主,对下属的殷切期望和关心,他现身说法,言辞恳切且极具说服力,寥寥数语便展现出其善劝的形象。吕蒙从最初以军中多务推辞学习,到接受劝勉后努力学习,其转变清晰可见,说明他能虚心接受他人建议,知错能改。而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又从侧面反映出吕蒙学习后的巨大进步,让鲁肃对他“刮目相待”。全文虽短小精悍,却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揭示了读书学习对人成长进步的重要作用,以简洁质朴的文字蕴含深刻道理,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司马光

司马光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 15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