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出自 李白 的《 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拼音

译文

天地是万物的客舍,百代是古往今来时间的过客,死生的差异,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纷纭变换,不可究诘,得到的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夜间执着蜡烛游玩实在是有道理啊,况且春天用艳丽景色召唤我,大自然把各种美好的形象赐予我,相聚在桃花飘香的花园中,畅叙兄弟间快乐的往事。弟弟们英俊优秀,个个都有谢惠连那样的才情,而我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灵运。清雅的赏玩兴致正雅,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快速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中,没有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倘若有人作诗不成,就要按照当年石崇在金谷园宴客赋诗的先例,谁咏不出诗来,罚酒三杯。

注释

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zòng)弟:堂弟。从,堂房亲属。 逆旅: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逆,迎接;旅,客。 过客:过往的客人。唐·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浮生若梦: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秉,执;以,因由、道理;有以,有原因。 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大块:大地。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桃花:一作“桃李”。 序:通「叙」,叙说。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这里专指兄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故以季代称弟 群季:这里泛指诸弟。 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咏歌:吟诗。 康乐:南朝刘宋时山水诗人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句:谓一边欣赏着幽静的美景,一边谈论着清雅的话题。 琼筵(yán):华美的宴席。 坐花:坐在花丛中。 羽觞(shāng):古代一种酒器,作鸟雀状,有头尾羽翼。 醉月:醉倒在月光下。 金谷酒数:金谷,园名,晋·石崇于金谷涧(在今河南洛阳西北)中所筑,他常在这里宴请宾客。其《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后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

此序约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前后作于安陆。李白与堂弟们在春夜宴饮赋诗,并为之作此序文。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二十七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来到安陆。在这里,他娶故宰相许圉师的孙女为妻,养育了一双儿女。十年期间,他西入长安,东游吴越,南泛洞庭,北抵太原,留下了百余首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赏析

此序以诗笔行文,洋溢着诗情画意。虽然是文,却和李白的诗一样飘逸俊爽。这篇小品,景、情、思融和成一种美丽的意境。作品洋溢着蓬勃旺盛的春的气息,光明洞彻,爽朗不尽,将生活升华到诗的高度。在桃李芬芳的季节,与自己的几位堂弟一起行游于醉柳清烟的园中,映现在诗人眼中的是无限的阳春风光,大自然的景色就是最美丽的文章。众人谈笑风生,摆酒设宴,四处春花飘香,清风轻轻拂来,席间各赋新诗,作不出诗来的要罚酒三斗,一时间笑声盈盈,确是人生一大乐事。 文章记叙了他和堂弟们相聚桃园饮酒赋诗的情景,实际上是抒情散文,字数少篇幅短,但抒发了他清新潇洒的风格。李白擅长以骈句筑文,此文也不例外。他用流畅自然的笔触,写下了这篇千古名作李白的这篇序言记。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放荡不羁的性格。 李白的文章是天才的文章,笔势大开大合,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豪情纵横的诗意。其中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令人神清气爽。此文一百一十九字,已把作者的气魄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此乃李白的本真! 文章的开头,李白说天地是世间万物赖以寄存的旅舍,光阴岁月不过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飘浮不定的人生如同梦幻一般,尽情欢乐能有几时呢?在一个春夜里,作者和堂兄弟们聚会在桃花园。天空高悬一轮皎洁的明月,银辉轻轻泻下。轻柔的春风送来桃李的芬芳,大家饮酒吟诗畅叙天伦,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辰啊!他展开长兄的宽广胸怀,把人生的宠辱浮沉轻轻挥去,吐纳借酒放歌的豪情。在这个欢畅的时候,正适合作者吟出雅逸的诗篇。他的“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相似的豪迈之处,更能表现出李白特有的那种高傲蔑俗。 文章以清新俊逸的风格,转折自如的笔调,记叙了作者与诸位堂弟在桃花园聚会赋诗畅叙天伦一事,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李白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生追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地者:指宇宙万物的根源。
  • 逆旅:旅途中的客栈,比喻人生短暂的居所。
  • 光阴者:时间的流逝,如同过往的旅客。
  • 百代:指历史长河中的无数世代。
  • 浮生若梦:形容人生短暂,如梦幻般虚无。
  • 为欢几何:能有多少欢乐时光呢?
  • 古人秉烛夜游:古代人夜晚持烛游玩,珍惜时光。
  • 良有以也:确实有其道理。
  • 阳春:温暖的春天。
  • 召我以烟景:用美丽的景色召唤我们。
  • 大块:大自然。
  • 文章:这里指自然界的美景。
  • :安排,引申为畅谈。
  • 天伦:指家庭伦理关系,这里指兄弟亲情。
  • 群季:弟弟们。
  • 俊秀:才俊,形容人才出众。
  • 惠连:南朝文学家谢惠连,以其才情著称。
  • 吾人:我们这些人。
  • 康乐:指南朝诗人谢灵运,以文采斐然闻名。
  • 幽赏:深沉的欣赏。
  • 高谈:深入交谈。
  • 琼筵:美宴,精致的酒席。
  • 坐花:与花共宴。
  • 飞羽觞:酒杯飞舞,形容饮酒之乐。
  • 伸雅怀:抒发高雅的情怀。
  • 金谷酒数:指西晋石崇在金谷园设宴,酒罚的规定。

翻译

天地之间,是万物短暂停留的场所;时光匆匆,就像历代过客一般。人生如梦,又能有多少欢乐呢?古人夜里举烛游玩,确实有他们的道理。春天用美景召唤我们,大自然则借给我们各种美丽的景色。我们在桃李盛开的花园里,共享兄弟亲情的乐趣。弟弟子侄们都像才子谢惠连一样出色,而我独自吟诗,只感到愧对像谢灵运那样才华横溢的人。欣赏美景后,我们的谈话更加深入且清新。我们摆开华丽的宴席,边赏花边对月畅饮。如果没有优美的诗歌来表达这份雅兴,如何能舒展我们的情怀?如果作诗失败,就按照金谷园的酒罚来吧。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春天的一个夜晚,在桃李园宴会上所作的序文,充满了人生哲理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李白以天地、光阴为背景,寓言人生短暂,鼓励人们及时行乐。他借用古人秉烛夜游的故事,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热爱和对兄弟亲情的重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飞羽觞而醉月”,展现出宴会的欢乐气氛。同时,诗人以自我谦逊和对友人的赞美,展现了其豁达的胸襟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整篇诗文既体现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又流露出他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佳作。

李白

李白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10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