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秦筝:古筝的一种,起源于秦地,音色悲凉。
- 五色缠弦:指筝弦色彩斑斓,这里形容筝的装饰华丽。
- 十三柱:古筝的音柱,用于调音,十三柱表示筝的规格。
- 怨调慢声:指音乐中带有哀怨的调子,节奏缓慢。
- 如欲语:形容音乐仿佛有话要说,充满情感。
- 日移午:指时间流逝,从早晨到中午。
- 红亭水木:红色的亭子,周围有水有树,形容环境优美。
- 不知暑:感觉不到夏日的炎热,形容环境清凉。
- 黄钟:古代音乐中的一个音律,这里指音乐的调子。
- 白纻:白色的苎麻布,这里可能指音乐的纯净或高雅。
- 清风飒来:形容清风徐来,带来凉爽。
- 云不去:云彩似乎停留不动,形容音乐的悠扬让人沉醉。
- 闻之酒醒:听到这样的音乐,即使醉酒也会清醒。
- 泪如雨:形容泪水如雨下,表达深切的悲伤。
- 聊送汝:姑且以此音乐送你。
翻译
你可曾听过秦筝的声音最为悲苦,那五彩斑斓的弦缠绕着十三根音柱。哀怨的调子缓慢而深沉,仿佛有无尽的话语要倾诉,一曲还未终了,日头已悄悄移至正午。
红亭旁的水木不知夏日的酷热,忽然间弹起了黄钟和白纻的曲调。清风飒然而至,云彩似乎也停下了脚步,这音乐让人酒醒,泪水如雨般落下。
你回到秦地,弹奏那秦地的音乐,秦地的音乐悲凉,就以此音乐姑且送你归去。
赏析
这首诗通过秦筝这一乐器,表达了深沉的离别之情。诗中“秦筝声最苦”直接点明了音乐的悲凉特性,而“怨调慢声如欲语”则进一步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音乐以生命和情感,使其仿佛能诉说离愁别绪。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环境的具体描写,如“红亭水木不知暑”和“清风飒来云不去”,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使得音乐的悲凉更加深入人心。结尾的“秦声悲兮聊送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岑参诗歌中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