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出自 杜甫 的《 诸将五首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 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盌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 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汉朝陵墓对南山:指汉朝皇帝的陵墓面对着终南山。
  • 胡虏: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千秋:千年,这里指很长的时间。
  • 玉鱼:古代贵族墓葬中的玉制鱼形物品,象征吉祥。
  • 蒙葬地:被埋葬的地方。
  • 金盌:金制的碗,古代贵族的陪葬品。
  • 出人间:被盗墓者盗出,流落民间。
  • 见愁汗马西戎逼:形容战马因紧张而汗流浃背,西戎(古代对西方民族的称呼)逼近。
  • 朱旗:红色的军旗。
  • 北斗殷:北斗星显得暗淡,形容战乱频发,天象异常。
  • 材官:有才能的官员。
  • 泾渭:泾河和渭河,这里指代边疆地区。
  • 破愁颜:解除忧愁的表情。

翻译

汉朝皇帝的陵墓面对着终南山,千百年来,胡人的军队依然能够侵入关内。昨天,玉制的鱼形物品还埋藏在贵族的墓地中,今早,金制的碗已经被人从墓中盗出,流落民间。看到战马因紧张而汗流浃背,西戎的军队逼近,曾经鲜艳的红色军旗在北斗星的映衬下显得暗淡无光。有多少有才能的官员在泾河和渭河边守卫边疆,将军们,请不要解除你们的忧愁表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边疆的紧张局势和战乱频发的景象。通过对汉朝陵墓和贵族墓葬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战乱破坏的感慨。诗中“见愁汗马西戎逼”和“朱旗北斗殷”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紧迫和军队的疲惫。最后两句呼吁将军们保持警惕,不要放松对边疆的守卫,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