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出自 柳永 的《 满朝欢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铜壶:古代的一种计时仪器,这里用来指代时间。
  • 露晞(xī)金掌:露水在铜铸仙人承露盘上蒸发。晞,干燥、晒干;金掌,汉武帝在建章宫造神明台,上有铜铸仙人用手掌承接露水,这里泛指皇宫建筑物。
  • 都门:都城的城门,这里指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城门。
  • 春杪(miǎo):春末,暮春。杪,树枝的细梢,引申为末端。
  • 烟轻昼永:薄雾轻轻,白昼漫长。
  • 莺啭(zhuàn)上林:黄莺在上林苑啼叫。啭,鸟鸣声;上林,即上林苑,汉武帝时所建宫苑,这里泛指皇家园林。
  • 灵沼:《诗经·大雅·灵台》中提到周文王有灵沼,后世泛指宫廷中的水池。
  • 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行走时,鞋底与地面摩擦所扬起的尘土,因带有香气,故称香尘。
  • 秦楼彩凤:秦楼本指秦穆公为其女弄玉所建之楼,后多用秦楼来指代女子的居所;彩凤指代美女。这里指曾经爱恋的女子。
  • 楚观朝云:指宋玉《高唐赋》中的故事,楚怀王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自云“旦为朝云,暮为行雨”,这里借指男女间的欢爱。
  • 欢盟:欢爱的盟誓。
  • 人面桃花:用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典故,指思念中的女子。
  • 赢得:落得。

翻译

楼阁花丛隔开了计时的铜壶滴漏,金掌上的露水已经干燥消散,京都的十二座城门迎来清新的拂晓。京城中风光绚丽烂漫,我尤其偏爱这暮春时节。薄雾轻轻,白昼漫长,引得黄莺在上林苑欢快啼叫,鱼儿在宫苑水池畅游。街巷刚刚放晴,路上的香尘沾惹行人,垂杨依依,芳草萋萋。 因而想起歌楼中曾相伴的美丽女子,昔日曾与她们同享欢歌笑语,沉醉不已。分别以后岁月已久,偶然回忆起从前的欢爱情盟,于是又重到旧地。曾见过的如花容颜不知如今在何处,只看到紧闭的朱门一片静谧悄无声息。我整日长久站立在那里默默无言,最终只落得满心的凄凉悲伤。

赏析

这首《满朝欢》是柳永的一首怀人之作。上阕描绘京城春日清晨的美好景致,“花隔铜壶,露晞金掌”开篇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点明作者对京城暮春景色的喜爱,随后细致描写“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等画面,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春光。“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则从大景转入街巷小景,进一步烘托出优美宜人的环境。 下阕笔锋一转,开始回忆往昔与佳人的欢爱时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直白地表达出对昔日恋人的思念。“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化用典故,巧妙地表现出物是人非、佳人难觅的失落之情。末句“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通过对自身长久伫立、默默无言状态的描写,将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满心的凄凉悲伤推向极致。全词以景起兴,由景入情,情景交融,深刻地抒发了词人对旧情的眷恋以及无法再续前缘的怅惘悲哀之情,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

柳永

柳永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2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