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出自 杜甫 的《 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 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 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 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 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 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 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 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 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云暮矣:指年末。云,语气助词,无实义。暮,晚,这里指年末。
  • 潇湘:指湘江,湖南省最大的河流。
  • 洞庭: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gǔ):渔网。
  • 莫徭:古代瑶族的一支,这里泛指瑶族人。
  • 桑弓:用桑木制成的弓。
  • (quē):缺少,不足。
  • 杼轴(zhù zhóu):织布机上的两个主要部件,这里代指织布。
  • 茅茨(máo cí):茅草屋顶,这里指简陋的房屋。
  • (yù):卖。
  • 租庸:古代的赋税制度,租指田赋,庸指劳役。
  • 私铸:非法铸造的钱币。
  • 铅锡:铅和锡,这里指劣质金属。
  • 青铜:一种铜合金,这里指标准的钱币材料。
  • 刻泥:用泥土刻制,这里指制作假币。
  • 好恶:指钱币的质量好坏。
  • :欺骗。
  • 画角:古代军中乐器,形似牛角,上面有彩绘,故称画角。

翻译

年末了,北风呼啸,潇湘洞庭湖上覆盖着白雪。 渔夫在寒冷的天气里,渔网都冻硬了,瑶族人用桑木弓射雁。 去年米价高涨,军队粮食短缺,今年米价低廉,却严重伤害了农民。 高官显贵们厌倦了酒肉,而普通百姓却连织布和茅屋都空无一物。 楚地人重视鱼而不重视鸟,你不要白白杀害南飞的鸿雁。 何况听说处处有人卖儿卖女,割舍亲情,忍受爱别离,只为了还租庸。 过去禁止私铸钱币,现在却允许用铅锡掺杂青铜铸钱。 用泥土刻制假币最容易,钱币的好坏不应该长期被欺骗。 万国城头吹响画角,这首曲子的哀怨何时才能结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社会的不公与苦难,通过对比高官显贵与普通百姓的生活,以及不同年份米价的波动对农民的影响,展现了社会的贫富悬殊和民生艰难。诗中还涉及了货币贬值和假币泛滥的问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混乱。结尾的“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状的无奈和对改变的渴望。杜甫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同情心,通过诗歌传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民的关怀。

杜甫

杜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老”、“杜少陵”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起由湖北襄阳迁居巩县。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备受推崇。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之。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和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 14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