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乱流自兹远,倚楫时一望。 遥见楚汉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测,人心无所向。 屠钓称侯王,龙蛇争霸王。 缅怀多杀戮,顾此生惨怆。 圣代休甲兵,吾其得闲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乱流:指水流错综复杂。
  • 倚楫:倚靠在船桨上。
  • 楚汉城:指古代楚国和汉国的城池。
  •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 天道:指自然法则或天命。
  • 屠钓:屠夫和渔夫,这里指普通人。
  • 龙蛇:比喻英雄豪杰。
  • 缅怀:深切地怀念。
  • 杀戮:大量地杀人。
  • 惨怆:悲伤凄惨。
  • 圣代:指作者所处的时代。
  • 休甲兵:停止战争。
  • 闲放:悠闲自在。

翻译

从错综复杂的水流中远行,我倚靠在船桨上,不时地向四周望去。 远远地看到古代楚国和汉国的城池,它们高耸在险峻的山上。 天命的法则往昔难以预测,人心也没有固定的方向。 即使是屠夫和渔夫也能成为诸侯王,英雄豪杰们争夺霸权。 深切地怀念那多杀戮的年代,回望这一切,心中充满悲伤凄惨。 在我所处的圣明时代,战争已经停止,我得以享受悠闲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淇水出发,沿黄河旅行的所见所感。诗中,诗人通过对楚汉城池的遥望,引发了对历史变迁和人心无常的深刻思考。他缅怀过去的战乱和杀戮,对比现今的和平与安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厌恶。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深沉,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观察和对和平生活的深切向往。

高适

高适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渤海县,世称高常侍。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有《高常侍集》等传世,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