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
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
我宿黄山碧溪月,听之却罢松间琴。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吴会(wú huì):古代吴国的都城,这里指吴地。
- 壑(hè):山谷。
- 沧洲:指隐士的居所。
- 酤酒(gū jiǔ):买酒。
- 醍盘(tí pán):盛放食物的盘子。
- 霜栗:指栗子,因栗子成熟时外壳有如霜降。
- 半酣(bàn hān):半醉。
翻译
昨晚是谁在吴地吟唱,风声在万壑中回荡,震撼了空旷的林木。 龙因惊惧不敢在水中安睡,猿猴的啸声不时从岩下传来。 我在黄山的碧溪边宿营,月光下,听完这歌声后,我停止了在松间的弹琴。 今早果然是隐士的居所,买来酒和食物,盘中盛放着霜降后的栗子。 半醉时再次发出江海般的歌声,客人的忧愁顿时在杯中消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黄山夜宿时听到的吴地歌声,以及次日清晨的隐逸生活。诗中,“风生万壑振空林”形象地描绘了歌声的震撼力,而“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则通过动物的反应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震撼感。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隐士居所的惬意生活,以及酒后的畅快心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忧愁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李白豪放洒脱的个性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