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褰裳:撩起下裳。语出《诗.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衾涉漆。
醇醑:美酒。一作“醇醪”,
丹府:丹田。
羲唐:伏羲氏和唐尧。
彭殇:寿天之意。彭指彭祖,传说中寿者,殇,未成年而死。这句是说不再感到长寿与早死的区别。
序
受老庄影响的晋代士人,大多都郁郁不得志,寻求问道一途。而谢安却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完全将自己放逐在官场里,来去如鲲鹏,自由高飞。
也许在别人看来,谢安的《兰亭诗》中所言实在托大,一逞口舌之快.但在某种度上,也许生死在诗人心中并无明显的区别。诗里的谢安已经完全忽略了生死的含义,这明显是受到玄学洗礼的超然者,“兀若游羲唐”,自然不惧怕生与死的苦痛。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相与:相互。
- 率尔:轻率的样子。
- 褰(qiān)裳:撩起衣裳。
- 醇醑(chún xǔ):美酒。
- 兀(wù)若:茫然无知的样子。
- 羲唐:伏羲氏和唐尧,这里指上古时代。
- 万殊:万物。
- 彭殇:彭祖长寿和殇子早夭。
翻译
相互欣喜地迎接这美好的节日,轻率地一起撩起衣裳。淡淡的云朵罗列着阳光之景,微风推动着轻快的船只。美酒熏陶着内心,茫然间仿佛遨游在羲唐时代。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都混合着一个道理,又怎么再去觉得长寿和早夭有分别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佳节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中通过“薄云”“微风”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醇醑陶丹府”表现出饮酒之乐和身心的陶醉。“万殊混一理,安复觉彭殇”则体现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表达出一种超越世俗对于生死等差别的豁达态度。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清新,富有哲理之思。
谢安
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著名政治家,名士谢尚的从弟。少以清谈知名,最初屡辞辟命,隐居会稽郡山阴县之东山,与王羲之、许询等游山玩水,并教育谢家子弟,多次拒绝朝廷辟命。后谢氏家族于朝中之人尽数逝去,方东山再起,任桓温征西司马,此后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咸安二年(372年)简文帝崩后,谢安与王坦之挫败桓温篡位意图,并在其死后与王彪之等共同辅政。在淝水之战中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的前秦军队,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战后因功名太盛而被孝武帝猜忌,被迫前往广陵避祸。太元十年(385年),因病重返回建康,旋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张舜徽赞其为“中国历史上有雅量有胆识的大政治家。”
► 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