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拼音
译文
精美的瑟为什么竟有五十根弦,一弦一柱都叫我追忆青春年华。
庄周翩翩起舞睡梦中化为蝴蝶,望帝把自己的哀怨托身于杜鹃。
明月沧海鲛人流下了滴滴眼泪,蓝田日暖玉石才能够化作青烟。
此时此景为什么要现在才追忆?只因为当时心中只是一片茫然。
注释
锦瑟:装饰华美的瑟。瑟,拨弦乐器,通常二十五弦。
无端:犹何故。怨怪之词。
五十弦:这里是托古之词。作者的原意,当也是说锦瑟本应是二十五弦。
「庄生晓梦迷蝴蝶」句:《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李商隐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句:《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号曰望帝。……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帝升西山隐焉。时适二月,子鹃鸟鸣,故蜀人悲子鹃鸟鸣也。」子鹃即杜鹃,又名子规。
珠有泪:《博物志》:「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泣则能出珠。」
蓝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京兆府蓝田县:蓝田山,一名玉山,在县东二十八里。」
只是:犹「止是」、「仅是」,有「就是」、「正是」之意。
序
《锦瑟》是唐朝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诗人一生经历,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往复低回。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并非臆断。诗人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全诗运用比兴,善用典故,词藻华美,含蓄深沉,情真意长,感人至深。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有人说是写给令狐楚家一个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有人说是睹物思人,写给故去的妻子王氏的悼亡诗;也有人认为中间四句诗可与瑟的适、怨、清、和四种声情相合,从而推断为描写音乐的咏物诗;此外还有影射政治、自叙诗歌创作等许多种说法。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体而言,以「悼亡」和「自伤」说者为多。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二个字。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注解家似乎都主张: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无端,无缘无故,生来就如此。乐器,琴有三弦、五弦;筝有13弦;而「瑟」却有五十弦。用这么多弦,来抒发繁复之情感,该是多么哀伤。古有泰帝与素女之典故,已是哀伤至极了。诗人以这个典故作为喻象,暗示自喻诗人与众不同,别人只三弦、五弦,而诗人之瑟却有五十弦之多。真是得天独厚之天才。暗示他天赋极高,多愁善感,锐敏幽微。比兴用得多么高妙。下一句,一弦一柱,追忆青春恋爱的年华。首联总起,引领下文,以下都是追忆美好的青春。但又美景不长,令人失落惆怅。
颔联的上句,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栩栩然而飞,浑忘自家是「庄周」其人了;后来梦醒,自家仍然是庄周,不知蝴蝶已经何往。下句中的望帝,是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名为杜鹃。此联二句,写的是佳人锦瑟,一曲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景,不复成寐。“迷”含迷失、离去、不至等义。隐约包涵着美好的情境,却又是虚缈的梦境。锦瑟繁弦,哀音怨曲,引起诗人无限的悲感、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个「托」字,不但写了杜宇之托春心于杜鹃,也写了佳人之托春心于锦瑟,手挥目送之间,花落水流之趣。诗人妙笔奇情,于此已然达到一个高潮。
律诗一过颔联,「起」「承」之后,已到「转」笔之时,笔到此间,大抵前面文情已然达到小小一顿之处,似结非结,含意待申。在此下面,点笔落墨,好像重新再「起」似的。其笔势或如奇峰突起,或如藕断丝连,或者推笔宕开,或者明缓暗紧,手法可以不尽相同,而神理脉络,是有转折而又始终贯注的。当此之际,诗人就写出了「沧海月明珠有泪」这一名句来。
颈联前一句把几个典故揉合在一起,珠生于蚌,蚌在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极光莹。这是美好的民间传统之说。泪以珠喻,自古为然,鲛人泣泪,颗颗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异景。如此,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一笔而能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奇丽的联想的,实不多见。
后一句的蓝田沧海,也并非无由之笔。晚唐诗人司空图,引过比他早的戴叔伦的一段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里用来比喻的八个字,简直和此诗颈联下句的七个字一模一样,足见此一比喻,另有根源,可惜后来古籍失传,竟难重觅出处。引戴语作解说,是否贴切,亦难断言。晋代文学家陆机在他的《文赋》里有一联名句:「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蓝田,山名,在今陕西蓝田东南,是有名的产玉之地。此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玉气(古人认为宝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冉冉上腾,但美玉的精气远察如在,近观却无,所以可望而不可置诸眉睫之下,这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它是不能把握和无法亲近的。诗中此句,正是在「韫玉山辉,怀珠川媚」的启示和联想下,用蓝田日暖给上句沧海月明作出了对仗,造成了异样鲜明强烈的对比。而就字面讲,蓝田对沧海,也是非常工整的,因为沧字本义是青色。诗人在词藻上的考究,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和功力。
对于诗人来说,沧海月明这个境界,尤有特殊的身后感情。有一次,他因病中未能躬与河东公的「乐营置酒」之会,就写出了「只将沧海月,高压赤城霞」(《病中闻河东公乐营置酒口占寄上》)的句子。如此看来,他对此境,一方面于其高旷皓净十分爱赏,一方面于其凄寒孤寂又十分感伤:一种复杂的难言的怅惘之怀,溢于言表。
此联和上联共用了四个典故,呈现了不同的意境和情绪。庄生梦蝶,是人生的恍惚和迷惘;望帝春心,包含苦苦追寻的执著;沧海鲛泪,具有一种阔大的寂寥;蓝田日暖,传达了温暖而朦胧的欢乐。诗人从典故中提取的意象是那样的神奇、空灵,他的心灵向读者缓缓开启,华年的美好,生命的感触等皆融于其中,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
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句是说: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惘了。对于一般普通人,往往是人到老年,追思以往:深憾青春易逝,功业无成,光阴虚度,碌碌无为而悔恨无穷。但天资聪敏的诗人,则事在当初,就早已先知先觉到了,却无可奈何,无限之惘然若失。这就是诗人李商隐,借锦瑟而自况了。
李商隐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一首送别诗中说:「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则筝瑟为曲,常系乎生死哀怨之深情苦意,可想而知。如谓锦瑟之诗中有生离死别之恨,恐怕也不能说是全出臆断。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瑟:华丽的瑟,泛指精美的乐器。
- 无端:无缘无故,没有来由。
- 五十弦:古代瑟通常有二十五根弦,诗人此处可能夸张其数,象征丰富的情感或人生的经历。
- 一弦一柱:每根弦和每个音孔,代表岁月中的点滴记忆。
- 华年:青春的美好时光。
- 庄生晓梦:典出《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不知是蝶化庄生还是庄生化蝶,象征人生如梦。
- 望帝:古代蜀王杜宇,死后魂化为杜鹃鸟,春季啼叫,象征哀怨与思念。
- 沧海月明珠有泪:月亮映照在沧海上,珍珠般的泪珠仿佛是月光下的哀伤。
- 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美玉,阳光照耀下玉生出烟雾,形容美好的事物如幻似真,难以把握。
- 惘然:迷茫、失落的样子。
翻译
华丽的瑟为何有五十根弦?每一根弦都承载着我对青春往事的深深怀念。 庄周的梦境里,我迷失了自我,像蝴蝶般翩翩起舞;望帝的春心,寄托在哀鸣的杜鹃鸟中。 在那深沉的夜晚,大海上的月光洒在珍珠上,似乎带着泪痕;蓝田的阳光温暖,却让美玉升腾出朦胧的烟雾。 这份情感,如今只能作为回忆,而当时的我,心中充满了迷茫。
赏析
《锦瑟》是李商隐的一首著名诗作,以锦瑟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诗人运用庄周梦蝶和望帝杜鹃这两个寓言故事,象征人生如梦、情感的执着与无奈。通过“沧海月明珠有泪”和“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描绘,展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幻灭,寓意爱情的消逝与理想破灭。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深深惋惜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