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
旧时楼上客,爱把酒、向南山。笑白发如今,天教放浪,来往其间。登楼更谁念我,却回头、西北望层栏。云雨珠帘画栋,笙歌雾鬓云鬟。
近来堪入画图看。父老愿公欢。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正尔相关。难忘使君后日,便一花一草报平安。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
拼音
注释
木兰花慢:《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金奁集》入「林钟商调」。《花间集》所录三首各不相同,兹以韦庄词为准。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不同部换叶。《尊前集》所录皆五十六字体,北宋以后多遵用之。《乐章集》及《张子野词》并入「林钟商」。其名《木兰花令》者,《乐章集》入「仙吕调」,前后阕各三仄韵(平仄句式与《玉楼春》全同,但《乐章集》以《玉楼春》入「大石调」,似又有区别)。别有《减字木兰花》,《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四十四字,前后阕第一、三句各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阕两仄韵、两平韵。又有《偷声木兰花》,入「仙吕调」。五十字,只两阕并于第三句各减三字,平仄韵互换,与《减字木兰花》相同。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乐章集》入「南吕调」,一百一字,前阕五平韵,后阕七平韵。玆陈五格,以见一曲演化之由,他可类推。
翠微楼:《上饶县志·古迹志》:「翠微楼在县治南,宋庆元间知州赵伯瓒所建。」《江西通志·卷十·职官表》谓赵伯瓒字廷瑞,宗室子,庆元中知信州。
向南山:四卷本丙集作「向南山」。
「云雨珠帘画栋」句: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捲西山雨。」
云鬟: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作「云鬟」。汲古阁影抄四卷本原作「风鬟」,后用粉涂去「风」字,未补。
「甚拄笏悠然,朝来爽气」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报平安: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植下〉》:「童子寺竹,卫公言:『北都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与客携壶且醉,雁飞秋影江寒」句: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诗:「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微楼:古代建筑名,位于上饶郡,辛弃疾所题。
- 把酒:端着酒杯,饮酒。
- 南山:指南方的山,这里可能指的是上饶附近的山脉。
- 白发:指年老的头发,代指诗人自己的年龄。
- 天教放浪:老天爷允许我随意生活,放纵不羁。
- 层栏:多层的栏杆,楼阁上的装饰。
- 珠帘画栋:形容楼阁的华丽装饰,有珠帘和彩绘的屋梁。
- 笙歌:音乐和歌声,形容欢乐的气氛。
- 父老:当地的老百姓。
-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这里指辛弃疾自己。
- 拄笏:手扶手杖,表示悠闲或官僚的姿态。
- 朝来爽气:早晨的清新空气,也暗指政事清明。
- 一花一草:借指微小的事物,表达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翻译
过去在翠微楼上,常有客人举杯对南山畅饮,那时我满头白发,却乐于这种随性的生活,上天仿佛允许我在山水之间任意游荡。如今登楼,又有谁能像我一样怀念过去的自己?我回望西北,只见层层栏杆,仿佛曾经的云雨和笙歌还留在那里,如同梦幻般美丽。
最近这里的风景美如画卷,父老乡亲们都希望我能快乐。我悠闲地手扶手杖,感受到早晨清新的气息,这与我的政事相得益彰。我难以忘怀的是,未来能用一花一草的安宁来回报他们的期待。我会与朋友们持壶共醉,看着秋天的大雁飞过,江面上倒映着寒冷的秋影。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上饶郡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当前政务的感慨。上片通过描绘自己在翠微楼上的豪情与闲适,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之感。下片则转向现实,他关心民生,希望以公私兼顾的态度带给百姓福祉,体现出一位地方官员的责任和情怀。整首词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地方治理的深思,展现了辛弃疾的文人风骨和政治智慧。

辛弃疾
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将领,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金国山东东路(原北宋京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辛稼轩生于金国,其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时年二十一岁。历任江西、湖北、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後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後,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辛稼轩病逝,年六十八。後赠少师,谥号“忠敏”。辛稼轩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传世。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 7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