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罗生伯达升国学

梧桐生高冈,绿叶何葳蕤。 所托既得地,畅茂谅亦宜。 醴泉溉其根,甘露濡其枝。 凤凰鸣哕哕,朝阳影离离。 谐和五音具,孕材良且奇。 神灵不敢惜,哲匠频顾之。 斲成美琴瑟,登歌清庙时。 罗生秀而整,有若碧梧姿。 持此欲安往,伥伥求所知。 论心必有遇,世岂无钟期。 何当献天子,再歌南薰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梧桐(wútóng):一种树木,叶子茂盛。 葳蕤(wēiruí):形容树叶繁茂。 畅茂(chàng mào):茂盛繁茂。 醴泉(lǐ quán):甘美的泉水。 濡(rú):滋润。 哕哕(yuě yuě):凤凰鸣叫声。 谐和五音(xié hé wǔ yīn):指音乐和谐。 孕材(yùn cái):蕴含才华。 哲匠(zhé jiàng):指有智慧的工匠。 斲成(zhuó chéng):雕琢制作。 登歌清庙(dēng gē qīng miào):指在庙宇中高歌。 罗生(luó shēng):指罗生门,古代学校。 伥伥(chāng chāng):形容心情急切。 钟期(zhōng qī):指时机。

翻译

梧桐树长在高冈上,绿叶繁茂美丽。 在这块得天独厚的土地上,茂盛的生长显得格外适宜。 清甜的泉水滋润着它的根,甘露滋润着它的枝。 凤凰发出悦耳的鸣叫声,晨阳的光影斜射其中。 音乐和谐悦耳,蕴含着优秀而奇特的才华。 神明都不忍心吝啬,智慧的工匠频频来看望它。 经过精心雕琢,成就了美妙的琴瑟,登高歌唱于清净的庙宇之时。 罗生门秀丽整洁,宛如碧梧树的风姿。 手持这琴瑟欲前往,急切地寻求所知晓的。 心灵相通必会有相遇,世间岂会没有合适的时机。 何时能献上天子,再次高歌南薰之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梧桐树茂盛生长的美好景象,以此比喻学子在罗生门国学中茁壮成长,蕴含着优秀的才华和智慧。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期许和祝福,希望他们能够在学业上茁壮成长,最终成就非凡。整首诗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唐文凤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