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吉知事五山图

平阳五山高接天,朝暮吞吐多云烟。 洪荒破后知几年,丹崖翠壁开金莲。 太行远起势欲骞,峨峨万仞倚不偏。 下视诸峰培塿然,中原巨镇雄且专。 尧山特立可比肩,横截坤轴相牵联。 幽崖砑砥留其巅,舜山罗列突在前。 七窍下瞰穷深渊,至今疑有潜蛟眠。 石室空洞堪夤缘,奇怪得非神斧镌。 想初侧微躬力田,野人让畔同周旋。 禹山正峙东南边,脉络直抵黄河壖。 怀襄世远思古先,众流随浚归平川。 九州安奠人民全,耕有桑麻居有廛。 析城之山更蜿蜒,岩峦环拱城壁坚。 神汤祷旱志益虔,剪爪断发为牲牷。 五山四圣名犹传,吉侯家世人推贤。 平生词翰争奇妍,红莲幕下如神仙。 遥瞻五山路绵延,结庐旧隐依林泉。 故乡思念情未宣,画图不尽心拳拳。 嗟予愧乏笔如椽,为侯击节哦长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平阳五山:指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五座名山,分别是泰山、岱山、岚山、王屋山、五莲山。
洪荒:指古代传说中的时间很久远的时代。
丹崖翠壁:指山崖上红色的岩石和翠绿的植被。
金莲:比喻珍贵的事物。
太行:山名,位于河北、山西交界处。
万仞:形容山峰高耸。
培塿:积土成山。
巨镇:大城市。
尧山:传说中尧帝居住的地方。
坤轴:指地球的中轴线。
砑砥:磨石。
舜山:传说中舜帝居住的地方。
突:突出。
幽崖:险峻的山崖。
砑砥:磨石。
夤缘:指磨石的痕迹。
神斧镌:神奇的斧子雕刻。
野人:指山中的居民。
禹山:传说中禹帝居住的地方。
脉络:山脉的纹理。
浚:挖掘。
九州: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
桑麻:指种植桑树和麻的农作物。
廛:商店。
析城:城市的分支。
神汤:祭祀用的水。
牲牷:祭祀用的牲畜。
吉侯:指吉侯家族。
红莲:比喻高尚的品质。
庐:茅屋。
林泉:指山林和泉水。
拳拳:形容深切。
击节:击节叹息。

翻译

泰山、岱山、岚山、王屋山、五莲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早晚笼罩着浓密的云雾。自洪荒时代以来,历经多少年岁,红色山崖和翠绿植被间,如金莲般绽放。太行山远远拔起,气势欲飞,峻峭万仞,屹立不倾。俯瞰众多山峰,层峦叠嶂,巍然耸立,中原大城雄伟而独特。尧山独立高耸,可与之比肩,横贯坤轴,相互交融。幽崖险峻,磨石留痕,舜山山峦层叠,突兀在前。从七窍向下俯瞰,深不可测,至今仍有潜伏的巨龙在沉眠。石室空洞,磨石痕迹奇异,非人力所能雕刻。想当初,山下的野人们辛勤耕作,与山中居民和睦相处。禹山屹立在东南边,山脉直达黄河岸边。怀念着古代先贤,众多人流随着河水的冲刷回归平原。九州安定,人民安居乐业,耕种着作物,居住着房舍。城市的分支蜿蜒延伸,山峦环绕,城墙坚固。祭祀神明祈求雨水,剪发断爪作为祭品。五山四圣的名声依旧传承,吉侯家族代代人推崇。一生中创作的诗文争奇斗艳,如仙境般美丽。远眺五山,山路蜿蜒延伸,建起茅屋,隐居在林泉之间。思念着故乡,心中情感难以言表,画图无法尽述心中所想。唉,我愧于才华不足,为吉侯击节叹息,写下这长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等五座名山的壮丽景色,通过对山峰、山川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古代先贤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修辞手法,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表达了对家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展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追求。

唐文凤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子仪,号梦鹤。唐桂芳子。父子俱以文学擅名。永乐中,以荐授兴国县知县,著有政绩。改赵王府纪善。卒年八十有六。有《梧冈集》。 ► 4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