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城山篇为林诸暨公别号

· 徐渭
郎官身本是长城,况住城山得胜名。 遥忆诸峰当户列,应如百雉带云平。 松萝自记经行处,水石终悬宴眺情。 寄语移文草堂使,他年身退待功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长城(cháng chéng):古代中国修筑的防御工事,也指官职名号。 诸峰(zhū fēng):众多的山峰。 百雉(bǎi zhì):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形容众多。 松萝(sōng luó):松树和藤蔓。 眺(tiào):远望。 文草堂(wén cǎo táng):指文人雅士的书房。

翻译

这首诗是为林诸暨公所作的别号。 郎官的身份本来就是长城,更何况住在城山之中,名声更胜一筹。 遥想当年各个山峰在眼前列队,应该像众多神鸟飞翔在云端一样。 松树和藤蔓自然生长在路旁,水石景致悬崖峭壁,让人心旷神怡。 寄语给那位在文草堂中工作的使臣,希望在未来,当功成身退之时,能够等待着我的归来。

赏析

这首诗以林诸暨公的别号为题,表达了诗人对林诸暨公的敬仰之情。通过描绘城山之胜景,展现了诗人对林诸暨公的赞美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意深远,意境优美。通过诗人的寄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和盼望,展现了诗人对林诸暨公的深厚情谊。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徐渭

徐渭

明浙江山阴人,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晚号青藤。诸生。有盛名,天才超逸,诗文书画皆工。常自言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其画工花草竹石,笔墨奔放淋漓,富于创造。知兵好奇计,客胡宗宪幕,擒徐海,诱王直,皆预其谋。宗宪下狱,渭惧祸发狂自戕不死。又以击杀继妻,下狱论死,被囚七年,得张元忭救免。此后南游金陵,北走上谷,纵观边塞阨塞,辄慷慨悲歌。晚年贫甚,有书数千卷,斥卖殆尽。自称南腔北调人,以终其生。有《南词叙录》、杂剧《四声猿》及文集。 ► 1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