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二十七首

万事等刍狗,所贵惟此身。 六凿相披攘,汩没丧天真。 人生非金石,今古一旦昏。 朱颜不禁秋,飒然变埃尘。 古来贤豪士,用世多苦辛。 身后竟如何,漫有空名存。 空名载方册,逝者宁复闻。 徒令雌黄徒,颠倒播喉唇。 飘摇广成子,脱屣离垢氛。 乘云驾飞龙,万古谁能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刍狗(chú gǒu):指草料,比喻琐碎的事物。 六凿(liù záo):指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代表人的感官。 汩没(gǔ mò):消失,消逝。 朱颜(zhū yán):红润的面色。 飒然(sà rán):形容风声声响。 埃尘(āi chén):尘土。 雌黄(cí huáng):古代一种黄色颜料,比喻虚名。 广成子(guǎng chéng z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比喻有学问的人。 屣(xǐ):鞋子。 氛(fēn):气息。

翻译

一切事物都如同琐碎的草料,唯有这具身体最为珍贵。 六根感官相互纠缠,消逝时失去了真实的本质。 人生并非坚硬的金石,转瞬间就会陷入昏暗。 红润的面庞挡不住岁月的侵蚀,风一吹,便变成尘埃。 古往今来,贤人和豪杰,为世间付出了许多辛劳和痛苦。 身后究竟如何,往往只剩下虚名存留。 虚名载在历史册页上,逝者再也无法听到人们的赞颂。 只是让人们空谈虚名,颠倒说些空洞之词。 像广成子那样飘摇不定,脱离尘世的气息。 乘云驾驭飞龙,这样的人,历经万古,又有谁能驾驭得了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名利、虚名等话题的思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警示人们不要被名利所迷惑,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真实和高尚。通过对古代贤人和豪杰的反思,呼唤人们要超越物质欲望,追求内心的升华和超脱。整首诗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