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夷齐庙二首

归周仍避纣,渭叟况同襟。 叩马何饶舌,采嶶还苦吟。 当年谏武意,昔日事殷心。 生死知音在,明夷用独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谒(yè):拜访;齐(qí):齐国;庙:祭祀的地方;渭叟(wèi sǒu):指居住在渭水边的老人;襟(jīn):心胸;嶶(wù):山名;苦吟:苦苦吟诵。

翻译

拜访齐国的庙宇,回到周朝却要躲避纣王的迫害,渭水边的老人与我心意相通。敲打马儿,又有何用多言,采摘嶶山却仍在苦苦吟诵。当年劝谏武王的决心,昔日为殷商效力的心情。生死间能找到知音,明白遵循明夷之道的深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臣义士的赞颂。诗中通过谒齐庙、回避纣王、与渭水老人心意相通等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忠臣的钦佩之情。诗人通过表达生死知音、明夷用独深等意象,表达了对忠臣的认可和对忠诚品质的推崇。整首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对忠臣的崇高评价和对历史的思考。

唐顺之

唐顺之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应德,一字义修,称荆川先生。嘉靖八年会试第一。曾协助总督胡宗宪讨倭寇,谓御敌上策,当截之海外,纵使登陆,则内地受祸。曾亲率舟师,邀敌于长江口之崇明。三沙告急,督户镗、刘显赴援,亲跃马布阵,持刀直前。以功升右佥都御史、凤阳巡抚。学问广博,通晓天文、数学、兵法、乐律等,兼擅武艺,提倡唐宋散文,与王慎中、茅坤、归有光等被称为“唐宋派”。有《荆川先生文集》。 ► 5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