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燕台:古代楼台名,位于山顶,用于观赏风景。
- 赊(shē):远望。
- 神都:指京城,即帝王居所。
- 王气:指帝王的威严气势。
- 羁怀:思乡之情。
- 悲笳:悲伤的笛声。
翻译
登上燕台,九月的时候,凭空眺望远方。帝王的气势与故国被白云遮掩。太阳落下时,猿猴的声音匆忙,风高时,雁群的影子斜飞。心中思乡之情正浓,何况还要听到悲伤的笛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燕台眺望远方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意境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给人以深远的感悟。
孙承恩
明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 1629篇诗文
孙承恩的其他作品
- 《 再次二首并述怀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百七十四 米南宫 》 —— [ 明 ] 孙承恩
- 《 曲江舟中 》 —— [ 明 ] 孙承恩
- 《 送杨敬斋之官湖南二首 》 —— [ 明 ] 孙承恩
- 《 顷读山谷诗有感作十绝句既又念达人委命志士固穷必潦倒自废出无聊语则几不智矣故复反之十绝以自慰解 》 —— [ 明 ] 孙承恩
- 《 拟古二十七首 》 —— [ 明 ] 孙承恩
- 《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二十八 太公 》 —— [ 明 ] 孙承恩
- 《 送张玉溪院中四咏小山 》 —— [ 明 ] 孙承恩